关于公布研究会三个专业委员会组成和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8-02-01 14:14:00 来源:  作者: 满德利

各会员单位:
研究会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方案,已经2018年1月11日会长会议审议通过,现正式公布印发。望各专业委员会根据研究会2018年工作意见,按照工作方案,抓紧组建并开展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告研究会秘书处。

附 件:
1、《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7年—2021年)》
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7年—2021年)》
3、《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7年—2021年)》

 

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
    2018年1月26日

 

 

附件1:《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

根据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要求,现制订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7年—2021年)如下。
一、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宗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部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研究,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师业务能力,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
二、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成
1、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1名。
主任委员
   
许明道: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副主任委员
李华宾: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禹爱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纪检书记
李允志: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
李秀英: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星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副院长
郑  丽: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
李卫东: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吴树罡: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委员、滨州应用科技研究院院长
于  惠: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
委  员
张丽芳: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梁翠丽: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明德学院办公室主任
赖红卫: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副主任
谭清国: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主任
张同胜: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
李  燕:滨州职业学院基础部主任
石秦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公共教学部主任
郑  静: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规划处副处长
秘书长
于  惠: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兼)
2、拟定于2018年一季度召开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三、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任务
1、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及生活品味、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养和思想品德,使学生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省高职高专范围内遴选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课程,予以重点扶持、开发、培育;定期评选全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优质课,做好优秀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发网络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
2、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课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的重要抓手。对重点扶持培育的课程,发挥课程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平台作用,集中全省优秀的传统文化课教师及相关专家,研究论证,集思广义,制订课程标准,编写修订教材,以优质教材带动课程建设。大力做好优质教材的推广、使用。指导各高职高专院校编写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3、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学科研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教科研工作,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1)每年召开1—2次课程建设研讨会。
(2)重点培育和扶持10个左右的课程建设科研课题。
(3)定期编辑《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论文集》。
(4)定期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科研成果奖。
4、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组织对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成长规律系统研究;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课师资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学观摩活动,开展评选优秀传统文化课“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精彩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平台,广泛交流信息,促进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课“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育人作用。定期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附件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

根据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要求,现制订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8年—2021年)如下。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宗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部署,服务全省高职院校从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和实践的干部、教师和专家、学者,搭建平台探讨校园文化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工作,推广优秀校园文化环境成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决策咨询、经验共享和工作研究指导。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成
1、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1名。
主任委员
花景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副主任委员
关永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刘玉东: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吴梦军: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徐龙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萧继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赵明阁: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  祥: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高绍远: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
李华宾: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秘书长
孟凡辉: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
2、与推荐成员学校沟通,明确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40人左右)。
3、2018年3月,召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任务
1、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每年重点培育和扶持10个左右的山东省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课题;组织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教学科研成果奖;组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讨会议,遴选会议的重要成果予以重点推广、开发、培育;创刊编辑《山东省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究》交流刊物,定期组稿编辑出版。
2、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育人研究。创办山东省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意联盟,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特征开展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作品竞赛;组织山东省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育人论坛,研究我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育人体系;研究制定《山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标准或校园文化环境育人规范(试行)》。
3、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秀成果推广。评选优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案例,做好优秀案例的宣传和推广;遴选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校园景观、博物馆、文化馆、工作室等;开展校外文化环境建设育人示范基地评选,定期组织环境建设育人活动。
4、开展环境文化建设交流活动。组织国内外知名环境文化建设专家开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现场会;开展环境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培训;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优秀环境文化典建设型参观交流活动;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环境文化建设和研究优秀团队和个人。

 

 

附件3:《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
根据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要求,现制订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方案(2017年—2021年)如下。
一、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宗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工作部署,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转换进行有益探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研究,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师生及全社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
二、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成
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1名。
主任委员
许  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副主任委员
刘连功: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杨晓军: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院长
王韶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孙志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牟善德: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清民: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傅  磊;临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吴晓露: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纪委书记
王玉国: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部主任
秘书长
徐新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
三、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任务
1、推行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
以儒学经典为抓手,面向师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的“四进”工程。开设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组织人文专业教师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反映有关当地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校本教材,制订课程标准,有计划地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以儒家文化核心的传统文化与当今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文化灵性和历史厚重感。
2、传承儒家文化,打造高职院校文化传承新杏坛。强化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的积累与积淀,依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儒学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打造高职院校文化传承新杏坛。展示并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教育辅导传统艺术创作。依托传统文化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年教师节(或祭孔)期间组织 “学祭”礼等相关文化传承活动;开设国学讲堂,邀请国学知名人士讲座;举办经典诵读大赛,以传统文化经典涵养学生品行;在学校网站、报纸、刊物上开设国学专栏,做好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育人优势的教学资源,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影响社会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开办面向社会的传统文化大讲堂,使社会各届人士在学院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廊、举办中华文化大型公益讲座、践行传统文化精神、孝行家和、幸福人生等社会公益活动,真正发挥高校育人职能。
3、把儒家文化纳入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建立“大思政”工作体系。把儒家文化课程与入学教育课、党课、团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等一并纳入“大思政”课程体系,把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建立校外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基地。联合学校所在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充分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儒家文化教育基地,与有关单位合作、交流、共建,签订协议,加强与校外基地的联系,定期开展大学生儒家文化教育活动。选择城镇、社区、农村、工矿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理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投身社会服务提供平台。
5、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科研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科研工作,创新文化传承模式,更好的服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每年召开1—2次文化传承研讨会。
(2)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科研课题。
(3)定期编辑《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论文集》。
(4)定期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成果奖。
(5)定期评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优秀团队或组织。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