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科教时评】如此“创新”有违教育公平

2012-07-20 09:07:16     作者: 尹卫国    来源: 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神童班,教育公平,合肥八中
[提要] 来自7月15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最近在当地炒得火热的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合肥八中“资优生班”,被教育部门紧急叫停。“神童班”助长了社会“神童热”、“天才论”及望子成龙的心理,会误导一些家长采取不科学不理性的办法造就“神童”,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来自7月15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最近在当地炒得火热的合肥一中“创新人才班”、合肥八中“资优生班”,被教育部门紧急叫停。

  据报道,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办的“创新人才班”,计划招收40名14周岁以下的优秀学生,用两年时间读完初三、高一和高二课程;“资优生班”计划选拔50名12周岁以下智力超常的小学毕业生,用4年时间完成初中、高中全部学业。被誉为培养“神童”的两班招生受到家长普遍青睐,其中“资优生班”报名人数达到六七百人。“神童班”虽胎死腹中,但有教育专家说,“从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看,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尝试。”

  笔者对此不敢恭维,原因在于,任何改革如果挑战义务教育的公平,都得不偿失,还是不试为好。

  首先,以所谓“创新”为借口突破《义务教育法》将损害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神童班”要用4年时间完成初中、高中6年学业,这将使义务教育时间大大缩水,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许多地方会如法炮制,势必严重冲击《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至初中为9年学业是基于孩子身体发育及智力形成的规律,有着科学依据。“神童班”学生智力水平可能会超常一些,但毕竟是孩子,将初、高中6年学业压缩为4年的教育方式明显是拔苗助长,必然大大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次,用公办教育资源办“神童班”损害义务教育的公平。“神童班”实际沦为教育改革的政绩工程,学校为保证“神童班”出奇效,势必将优秀教师、优质资源等用在“刀刃”上,这可能弱化普通班教学,影响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与使用。还须看到,“神童班”一旦鸣锣开张,各地很可能迅速跟进——据报道,合肥已有好几所省级示范中学不甘落后申请办班,如果“神童班”在全国遍地开花,那将是义务教育的奇葩还是芥草呢?

  第三,“神童班”助长了社会“神童热”、“天才论”及望子成龙的心理,会误导一些家长采取不科学不理性的办法造就“神童”,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说到底,“神童班”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择校或择班,及时叫停很必要。

  儿童智力存在高低很正常,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及知识的积累会发生改变,超常儿童未必就是“天才”,今日的“神童”未必就是明天的精英。“超常儿童”想多学点东西那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不该成为学校打造“神童班”的理由,因为《义务教育法》没有赋予学校这种“创新”的权力。教育需要改革,但前提是不能有违教育公平。(尹卫国)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