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就业没钱途出国没前途 文科毕业生"困"在哪儿?

2012-07-20 08:37:28     作者:    来源: 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科类,文科专业,毕业生总数
[提要] “记得本科毕业那年,排队去学校就业中心给三方协议盖章,排在我前面的那些经济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都签了不错的单位,有去银行的,有去国企的,只有我们签的是人才市场。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时,全国普通高校共有理工类(理科、工科、农业、医学)本科毕业生393442人,文科类(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历史)本科毕业生144807人。

敢问路在何方? 法明 画

  “记得本科毕业那年,排队去学校就业中心给三方协议盖章,排在我前面的那些经济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都签了不错的单位,有去银行的,有去国企的,只有我们签的是人才市场。”现在就读于某文科类院校的研究生张昊天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从某地方高校文科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据他所言,“班里能有份正经工作的,是少数,大部分被迫去考研,或者出国,要么就是‘家里蹲’。”

  根据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文科类专业普遍在就业率中垫后;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为329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为2621元。据记者调查,除就业困难、收入较低外,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即便考研和出国,也通常是陷入出路之困。

  考研的两难

  “我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只要是招文科类的岗位,基本上对学历要求较高,一般都要求研究生,而且应聘人数还非常多。但理工类、经济类的岗位,门槛大多只要本科学历。”张昊天说,“这样的现状,逼着我们不得不考研。”

  “体制内单位招考,越是文科类的岗位,越对是否为党员、是否是研究生有硬性要求,而这些门槛对我们这些文科专业本科生来说,难以符合条件。”一名市属高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生告诉记者,他在之前的公务员考试“大战”中落败,“其实我的考分并不低,但是,我考的那个岗位,因为是招文科类专业的,报名人太多了……”

  不少文科类本科毕业生选择用读研来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加分,但事实上,文科生考研相对理科生困难许多,因为如果想跨专业考研,读就业好的专业,需要参加数学统考。而文科生在大学四年,数学最多只上过基础课。“就学了导数之类的高三理科课程。”张昊天说,“除了自学数学,还要另外自学理工类专业课,跨专业考研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考外专业是考试难,考本专业是就业难,可是不考就找不到工作,你说让我怎么办?”第一年跨专业考研失败后,张昊天把人事关系放在了人才中心,自己找了家保险公司当业务员,“是个初中生都能干的活儿。”第二年,他为了确保能考上,选择考本专业研究生。在他看来,“文科生读研就是把就业危机向后推迟两年,两年之后,一样面临就业困难和不可避免的低薪。想想也能理解,我们能干的活儿,是个人都能干,没有一技之长。”总结了一些学长的经验后,张昊天对自己的择业之路并不乐观,“大不了,我还是去卖保险,但想一想,自己读这个研究生也是白读。”

  “我们这些‘文科男’聚在一起时常开玩笑说,现在大学里流传着新‘三不孝’:学文读研没女友,我们‘文科男’三个全占。”张昊天解释说,“‘学文’‘读研’就不用说了,女孩子们都知道,‘文科男’以后收入较低,没人愿意和我们好。”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