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新退休主义”风起 职场悠客三年上班两年休

2012-07-21 13:37:11     作者: 陈凌燕    来源: 荆楚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悠客,退休,职场人士
[提要] 职场上有这么一些人:年富力强事业有成,却突然辞职走人,或回家休息,或出门旅行,或重回校园。也有人对此持不赞许态度,汉口一家公司的主管陈女士觉得,“悠客”们工作没长性,不够负责任,也浪费人力资源。

  职场上有这么一些人:年富力强事业有成,却突然辞职走人,或回家休息,或出门旅行,或重回校园。几年后再入职场,他们仍是干几年走几年,有些人甚至直接“退休”。

  这些人被称为“悠客”,他们奉行的生活方式被称为“新退休主义”。

  30来岁,他们决定“退休”

  十多年前,孙萌就已经是一家知名网站的高管。“2001年我有了不想再工作的念头,2007年,我基本上完全脱离了工作。”今年39岁的他称得上是老牌“悠客”,抛开光鲜的职业头衔后,他更乐意被人称为自由撰稿人、摄影师、艺术收藏家甚至流浪汉。辞职后的这些年,他用大量的时间去旅行、摄影、写文章,“这才是我需要的生活状态,自由自在地活着,不去干涉别人,也没人干涉我。”

  33岁的林周(化名)曾是一家公司的策划主管,有过连续1周每天只睡3小时的纪录。他一度对这种“24小时开机,不断加班”的紧张生活乐在其中,“觉得刺激,有成就感。”2008年他遇见一位朋友的朋友,对方辞职3年游历了半个地球,“我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活,就开始思考自己忙忙碌碌到底为什么。”2009年林周辞职去大学进修,2010年重新工作,2011年再度辞职至今。“退休与年龄、事业无关,退休不是尾声,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这是悠客的口号,在他们看来,自由、健康、亲情和友情的意义远超于金钱。

  是逃避,还是寻求自我

  “说心里话,如果钱够用,我也想辞职几年。”昨日记者采访了10位职场人士,8位都对“悠客”表达出羡慕之情。此前某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2%的白领有提前退休的想法。

  也有人对此持不赞许态度,汉口一家公司的主管陈女士觉得,“悠客”们工作没长性,不够负责任,也浪费人力资源。“悠客的产生有它的合理性,并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认为,不少“悠客”曾身居关键岗位,长期处于压力大、节奏快的生活中,“他们调节身心的需要更为迫切,但普通的周末和长假不能满足他们,所以在经济许可的前提下,提前退休或中断工作成为新选择。”

  “悠客”也有忧,退休不容易

  冯桂林指出,当“悠客”有条件限制:“有经济基础是前提,不用工作也能保证生活水平;必须有一技之长,擅于积累,才能反复获得就业机会。”事实上,许多“悠客”并非在退休期里无所事事,而是通过上学、旅行等途径不断更新自我。比如孙萌一直钻研摄影,在圈中已经很有名气。

  身为“悠客”备受旁人羡慕,但实际上,退休生活并不容易。林周坦言,辞职后生活圈子缩小,换租小房子,相亲时还被当“无业游子”嫌弃过。

  “悠客”还得内心强大。孙萌说,他的自我要求是“随遇而安,不贪婪”,以此保持住快乐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机会明显减少,让一些“悠客”难以“悠下去”。31岁的沈笑(化名)“退休”3年,其间找过两次工作都不满意,今年初才在亲戚帮助下找了份还算满意的工作,“我现在不会轻易辞职。”

  冯桂林说,“悠客”在国际上早已流行,有能力成为“悠客”的人通常也是优质人力资源。因此,社会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要制造更多的空间,比如更有力的社会保障、更宽泛的就业机会,让“悠客”们舒展自我,“尽量无忧。” 记者 陈凌燕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