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黄藤:"任重道远"求索教育变革 路标永远指向前方

2012-07-20 14:07:18     作者: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黄藤,教育变革,教育理念
[提要] 从3000名在校生扩展到3万名在校生,从倡导产学结合教育方向到契合经济发展锻造中外应用型人才,从引领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到构建创业、文化、国际三大教育体系。如果说,让学术自由之风劲吹象牙之塔,乃是黄藤智者之为;那么,让国际教育联袂民办高校,则是黄藤的他山之石。

黄藤印象

  具有改革家的目光。

  他懂得: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只有在前人的路上,开拓新路,披肝沥胆,披荆斩棘,方能登上领略无限风光的险峰,为志存高远的人们,提供成就一番大业的舞台。

  具有军事家的胆识。

  他深谙:商海如是一个战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必将使来之不易的战机即逝。一个卓越的指挥员,常以过人的勇气,在优势悬殊下杀出一条新路。

  具有外交家的韬略。

  他明了:身处一个发展的空间里,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容应对挑战出现,沉着处理危机发生,平衡化解矛盾双方,进退有度,合作制衡乃是共存的必要条件。

  具有资本家的精明。

  他以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生存之本。长远的战略运筹,精准的目标定位,高效的市场运营是实现为国家、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通途。

  具有慈善家的爱心。

  他崇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创造财富散尽财富。一个杰出的企业家,更是一个完美的慈善家。回报社会,惠泽民生,方能实现企业与自身的最大价值,这是人生真谛所在。

  一个教育家,要有经世济民的高尚品质。一个企业家,要有超轶绝尘的崇高精神。

  在雄浑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在厚重悠长的万丈黄土塬,有这样一位浸润着秦腔风骨的关中汉子,将这一品质与精神极大地融合并释放,在中国的西部打造了一个特殊的企业——西安外事学院。

  他就是黄藤。

  坐在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办公室里,这位更愿意被人称为“校长”的企业家,神情自若。20年的风雨兼程,20年的激扬奋发,他和团队一次次卓越跨越,一次次成绩斐然。

  从3000名在校生扩展到3万名在校生,从倡导产学结合教育方向到契合经济发展锻造中外应用型人才,从引领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到构建创业、文化、国际三大教育体系。

  下一个10年即将开启,这位中国教育改革时代的先锋,站在顶层设计,架构一个“合纵连衡”的大民办教育体系,无疑是对他的智慧和勇气的考量。

  “一片冰心”锻造教育产业

  当年投身创业,黄藤或许并未想到有今天的如此辉煌。身为一个中学老师,面对一双双渴望上大学的急盼眼神,把受教育的权利还学生的朴素情感油然而生。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资源尤其是大学十分紧张,每年有近200万高中毕业生被拒之高校门外。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教育观念和体制上的一些禁锢被打破,民间和社会兴办教育受到鼓励。

  当时针指在1992年,一颗澎湃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下来。黄藤辞去公职,在西安市的友谊路上开始了创业征程。自幼生成在一个农民世家,父辈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让他很早明晓教育的真谛:启蒙思想,打开人生。

  当时学校的生源,主要是落榜的高考生。这些青年学子在人生第一次战役遭遇挫折,势必在以后或多或少留下阴霾。重塑自我信心,挖掘本有潜能,掌握真才实学,这自然成为了黄藤最初的办学宗旨与主攻方向。

  起步后,发挥民办教育机制灵活优势,针对社会急需大量的外事人才,最先开设了外语、文秘、导游等专业,专门聘请实战经验的人员来授课。“学以致用”带来丰硕之果,这个刚入道的小字辈在业界先声夺人。

  初战告捷,黄藤和团队并不敢有一丝的松弛。喜悦的后面,更有艰巨挑战在等待。学科专业的布局,师资力量的储备,专升本科的突破,这些影响因素都将关系到西安外事学院能否步入正轨。

  曾有一段时期,黄藤被资金压得喘不过气。创业当时拿出了多年积蓄,后来又将亲朋借款也投了进去,受到法规政策制约,不能有更多途径筹资,运营的资金链多次面临断裂。

  坚守就是向心中的目标一步步接近。“每逢遭遇打击和挫折,我都告诫自己要挺住。效仿愚公老人,每天挖山不止。以此把勇气再鼓起来。”黄藤回顾走过的路时说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创业步入第8年,西安外事学院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世纪曙光。在2000年它被教育部正式纳入国家统招高职院校序列。此后,乘势而上,又在200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并在2010年建立工商管理及创业硕士培养平台。

  截至目前,这所学校拥有普通高等、高等职业、成人高等7大教育体系,形成商学、工学、医学等15个本专科学院,开设管理、财经、土建、制造等100多个文理专业。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