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湖北学子国际奥赛再谱传奇 两武汉伢奥数折桂

2012-07-19 11:37:22     作者: 赵莉    来源: 荆楚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奥赛,奥赛题,奥数比赛
[提要] 这也使得我省国际学科奥赛奖牌数超过60枚,金牌总数达43枚,奖牌总数在全国名列前五,其中数学、物理奥赛奖牌数在全国居首位。17岁的左浩是华师一附中高二(30)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他以总分33分(满分42分)的成绩摘得金牌,在全球560余名选手中,排名第17位。

图为:武汉伢左浩(左)、王昊宇(右)载誉归来 (记者赵莉 通讯员张战胜摄)

  每年7月,省示范高中门口高挂的红幅上,除了有当年考入清华、北大的考生名字,还有获得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及被保送者的名单。当然,数月后,这些红幅会被撤下,但是国际奥赛获奖选手的照片会长久保留在学校橱窗里,因为那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今年7月16日,第5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阿根廷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的6名高中生斩获5金一铜。其中武钢三中王昊宇、华师一附中左浩各摘得一枚金牌。这也使得我省国际学科奥赛奖牌数超过60枚,金牌总数达43枚,奖牌总数在全国名列前五,其中数学、物理奥赛奖牌数在全国居首位。

  我省数理奖牌数全国第一

  “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这两块金牌的‘含金量’最重。”昨日下午,武钢三中王昊宇、华师一附中左浩载誉归来,使得湖北学子在国际学科奥赛赛场上迎来“开门红”。接下来,其他四大学科国际奥赛结果将陆续揭晓。据不完全统计,从国际奥赛奖牌分布来看,我省与上海、江苏、北京和湖南的奖牌数,已占全国总数的大半江山,成为奥赛摘牌夺金大户,总数进入全国前五名。

  国际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当今中学生学科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至今,我省学子在国际奥赛五大学科竞赛中,摘得的奖牌数已逾60枚,金牌数达43枚。其中,国际数学、物理奥赛参赛人数及获奖人数,我省列第一位。在五大学科国际奥赛中,华师一附中获奖牌总数列全国第3名。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武钢三中先后有15名学生获奖,国际奥赛奖牌总数列全国第一名。

  成绩的背后是天分+勤奋

  王昊宇今年16岁,是武钢三中高三(10)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的成绩位列全球第4名、中国第2名。目前,他已接到清华数理基础学科班的入学通知书。“他既是国际奥数金牌获得者,也是信息学学科的‘高手’。”武钢三中校长周新华说,“在全国数学、信息学联赛中均获得金奖,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据了解,王昊宇两岁多随父出国,7岁回国后,小学、初中各跳了一级。王昊宇从小就对数学很着迷,从小学开始在奥数比赛中得奖。学好数学有什么诀窍?王昊宇认为,一定要真正喜欢。对这名“得意门生”,他的指导老师岑爱国赞不绝口:王昊宇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能力强、注意力集中、心理素质好。

  17岁的左浩是华师一附中高二(30)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他以总分33分(满分42分)的成绩摘得金牌,在全球560余名选手中,排名第17位。而高二学子代表国家队出征并斩获金牌,在我省尚属首例。目前,左浩已经被北大数学学院录取。

  谈及数学,左浩很自信,他对数学的热爱缘于解难题后的成就感。左浩的妈妈魏红回忆说,孩子上小学前爱拼图、搭积木;小学三年级时,左爸爸给孩子买了一本趣味数学,每天带着孩子算题玩,孩子兴奋得手舞足蹈,“数学太有趣了,数字都是活的,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就是从那时起,左浩和数学结下了缘。

  国际奥赛题以难度大、思维强度高著称。在外界看来,能获奖的学生要么是些智力超常的孩子,要么是死擂出的结果。对此,金牌得主的教练们并不认同,左浩的教练叶新年说,“这些孩子确实有天分,但绝不是天才。成绩的背后,除了天分和兴趣,更多的还是勤奋。”

  带出过多名物理金牌选手的华一教练鲁志祥介绍,很多选手学科成绩均衡,谈吐自如;他们能够直接读懂英文原版奥赛题和标答,这些都能证明其实力。另外,“国际奥赛对选手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很高要求,一味死读书、硬做题是拿不到奖牌的”。

  奥赛尖子多为行业佼佼者

  毕业于黄冈中学的王菘,曾获第31、第32两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现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数论专家;武钢三中1993届校友杨克,是第34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在美国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任职于谷歌公司;武钢三中1995届校友朱辰畅获得了第36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

  昨日,记者翻阅我国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毕业后去向发现,许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不少学子获得博士后、博士等。他们有的选择在高校任教,有的选择在银行做分析师等。

  “不是说成为名人,拥有巨额财富才是成功。”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即使很多“奥赛”尖子,没有成为名人,但他们也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就是成功的。(记者赵莉 郭会桥 实习生熊子恒 朱芯)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