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人民日报:校长“四不”承诺难能可贵

2012-07-15 09:28:33     作者: 杨朝清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四不,高等教育质量,杂念
[提要] 即将迎来110年校庆的北京师范大学(微博)7月9日换帅,51岁的董奇接替钟秉林,出任新校长。“四不”承诺,说到底是大学校长对社会角色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减压”,也是高校教育本位的一种回归。

  即将迎来110年校庆的北京师范大学(微博)7月9日换帅,51岁的董奇接替钟秉林,出任新校长。董奇在就职演讲中明确做出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等“四不”承诺,表示要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

  去年年底,刚上任一个多月的湖南大学(微博)新校长赵跃宇,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做出“两不”承诺:一不新带研究生,二不做新科研课题。与之相比,北师大新校长董奇在态度上更为决绝、更为大气,又新增了两项内容。更进一步说,他要摒除“杂念”,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利用好。

  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一个人所承担的角色过多,很容易引发角色冲突。作为文化教育系统的公众人物,大学校长既是学校管理者,又是学界专家学者,还兼为人师者,戴着“博士生导师”的帽子。如果样样都干,一个也不愿舍弃,在行政事务、学术领域和社会活动中游走,多种身份,多个角色,既会造成时间空间上的冲突,也会引发行为模式上的冲突。

  笔者有一位好朋友,其硕士生导师是所在学校的一位副校长。据他介绍,除了去年教师节几位同学一起去导师家里专程拜访了一次,一年下来,他再也没有机会和导师面对面地交流。以至于他很担心:导师到底认不认识我,知不知道我的名字?

  也许有人会说,“两不”承诺也好,“四不”承诺也罢,都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有甚者,质疑这两位校长有作秀之嫌和功利之心。这两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一是在没有“唐僧”的前提下,两位校长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设置“紧箍咒”,实属难能可贵;二是两位校长当众承诺,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也将面临着全面的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不”承诺绝不会是一纸空文。

  “四不”承诺,说到底是大学校长对社会角色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减压”,也是高校教育本位的一种回归。换言之,“四不”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在“取”与“舍”的两难选择里,董奇校长作出了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符合公众期许的选择,值得赞许和推崇。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加强教师遴选,改革考评机制,创新激励制度;既要“减员”,更要“增效”。在此背景下,“四不”承诺的出台,有助于让大学校长“轻装上阵”,有助于高等教育回归本位。(杨朝清)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