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破解校企合作瓶颈,突破口在哪里?

2011-10-13 13:20:15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
[提要] 目前,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主导,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这种模式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车间就是教室、师傅就是教师、实训就是生产,彻底解决职业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

  目前,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出面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制定人才规划的作用缺位,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致使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及时、定期发布行业企业所需技能人才信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没有针对性,造成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与人才培养是“瞎子摸象”。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营利为主要目标,其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并不一定通过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来获得人力资源。企业还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其价值链中,还没有把校企合作当成其选择人才的途径。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企业要安排专人管理,要安排学生吃住;学生生产效率低,而且在操作中易出废品,增加原材料费用。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三是学生参与生产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影响企业声誉。

  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主导,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

  1.提高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部门、企业和学校才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各级政府应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规划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统筹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主导,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机制。坚持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2.政策创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立法的形式制定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或条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明确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健全法律法规的刚性措施,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深度合作,保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企业必须全员对职工进行培训,企业录用的职工必须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以政府名义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意见”,突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推动作用,企业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制定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优惠政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必须委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并把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作为衡量和评价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以企业为主导校企共建产业化公共实训基地,从政策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度化。

  3.政府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区域内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由省级政府领导牵头,省级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管理局和教育行政部门参加,成立省、市两级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对话工作平台,形成统筹校企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学校和企业行业共同开发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建立定期发布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和校企人才洽谈会制度,促进人才需求信息交流,拓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渠道,构建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的长效机制,为区域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建立品牌专业评估公示制度。按照地方主导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门制定和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评估公示标准,重点评估学校与企业是否共建了生产型实训基地、是否共同开发了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否开发了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以及学生在生产线上的真正技能等内容,打造职业院校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以此来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