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6 16:28:05 我要评论
来源: 新东方在线2012与2011考研政治大纲变化对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章节 | 2011年原大纲 | 2012年新大纲 | 备注 |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表述上的变化 |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 新增加了伟大意义 |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 增加了意义和失败原因 | |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长征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长征的胜利。 | 去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将知识点挪到了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 增加了基本策略。原大纲上一章的内容 |
4、中国共产党成万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4、中国共产党成万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对党的自身建设具体表述为延安整风运动增加了中共七大 | |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去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挪到了下一章 |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 增加了上一张去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 去掉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 去掉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增加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75 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75 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 去掉了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 |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去掉了“的召开”三个字。去掉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表述上语序的变化。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口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口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 去掉了“进一步”三个字。去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