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移民 > 留学资讯
本站搜索:

卡耐基梅隆大学热门专业解读

2012-10-24 18:02:00    作者:   来源:新华出国  

关键词: 卡耐基梅隆 跨文化意识 谷歌 热门专业 校区
[提要] A: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的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校区全球招生经理Mark。B:卡耐基梅隆大学是第一家在澳大利亚开设分校的美国大学,成立于2006年,设在澳大利亚的南澳州的阿德莱德这个城市,并且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支持。

  A: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的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校区全球招生经理Mark。Mark,你好。

  B:Hello,how are you.

  A:Fine, thank you. 很多学生和家长不太了解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情况,那么借今天这个机会,请Mark给我们介绍一下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招生情况及申请条件。

  B:卡耐基梅隆大学是一所美国大学,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校,总校区是在美国的匹兹堡,在澳大利亚、卡塔尔、卢旺达都设有分校。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我们要求语言考试成绩,雅思是达到6.5分,单项不低于6分,对托福要求是不低于90分 。对于GPA的要求是75-80分,除此以外,申请研究生的学生还需要提供GRE或GMAT的考试成绩,GMAT是要求550分以上,GRE要在300分以上。即便申请者具备了这些硬性条件,我们还会要求一些软性条件:我们要求学生具备一些宽泛的技能,包括良好的沟通技能与领导能力,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对学习和生活富有积极和热情的态度。我们希望优秀的申请者都能进入我们学校,成为学校很宝贵的财富。学生申请材料中还要包括推荐信,对学习目的的陈述以及学生的自我介绍。我们着重看的一方面是学生的学术背景,还有一方面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A:我们都知道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球享有盛名,汉斯学院也开设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请问这些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方向是怎么样的?

  B:汉斯学院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其中的一个学院,在这个学院里我们主要开设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其中有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信息系统管理课程以及其他的课程。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会在美国、澳大利亚大的机构和公司里任职,比如在谷歌、微软这样的大型的IT企业工作。无论是在澳洲校区还是在美国校区获得的证书,他们的就业平台都是非常宽阔的。

  A:卡耐基梅隆大学为什么要在澳大利亚开设校区呢?对于学生来说澳大利亚校区学习有什么优势和帮助呢?学生申请这两个校区的要求是否一样呢?获得的学位是否具有同等效果呢?

  B:卡耐基梅隆大学是第一家在澳大利亚开设分校的美国大学,成立于2006年,设在澳大利亚的南澳州的阿德莱德这个城市,并且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支持。为什么选择澳大利亚作为分校区呢?我们都知道澳大利亚,特别是南澳州是一个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地区,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在阿德莱德我们开设两个课程:一是信息技术的研究生课程,另一个是公共政策和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对于学生来讲,不论是在美国校区还是在澳大利亚校区,学习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所以入学要求也是一样的,他们获得的学位具备同等价值,获得全世界的一致认可。若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校区学习,除了享受高质量的美国课程外,还能收获到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的体验。

  A:什么样类型的学生可以申请的成功率高呢?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信息系统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二位,如何申请会更容易成功呢?

  B:信息系统的课程是卡耐基梅隆的旗舰课程,它受到世界各地的学生青睐,申请的学生也非常多,我们看重学生的学术背景,语言考试成绩,GPA等等。而我们最看重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未来有着很强领导能力的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沟通技能,有跨文化意识,更善于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沟通和交流。善于对现实和未来提出挑战,挑战自己挑战他人。同时也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A:信息系统管理研究生专业对于申请者的本科专业背景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B:对于申请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类的研究生来讲,首要需要学士学位,而且是全球认可的学位。最好是学习IT专业,工程专业或者软件专业的学生,作为必须的条件是学过编程,比如C++,JAVA。对于这些方面偏弱、但他其他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来说,我们会开设额外的课程,使他们尽快地赶上。

 

满德利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