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移民 > 留学资讯
本站搜索:

剑桥为徐志摩立碑,原因只是一棵树

2012-10-24 09:11:00    作者:沈蒙和   来源:钱江晚报  

关键词: 徐志摩 诗碑 徐善 再别康桥 立碑
[提要] 剑桥大学内的徐志摩纪念石碑,上面刻有《再别康桥》的诗句。(来源:钱江晚报)  2008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

剑桥教授在杭高的徐志摩碑前。 (来源:钱江晚报)

  剑桥大学内的徐志摩纪念石碑,上面刻有《再别康桥》的诗句。(来源:钱江晚报)

  2008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这块诗碑,如今已成剑桥一景。

  镌刻诗句的石碑,被切出两个平面,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后两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被放在参差错落的两个平面上。

  这两个参差错落的平面或许是当作省略号,意在指出这相隔的4句诗之间还有很多字句,很多故事。

  你知道这块石碑的故事吗?堪称世界级“牛”校的剑桥大学,为什么会给一位中国诗人立碑?昨天下午,促成此事的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做客徐志摩的母校——杭州高级中学,揭晓了这桩典故的谜底。你恐怕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起因竟然是一棵柳树!

  他从一棵柳树认识徐志摩

  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在剑桥大学任教长达34年。

  这位一头白发、面容和善的老人家,到杭高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这所高中为校友徐志摩立的诗碑。诗碑就在杭高教学楼前的草地上,碑上镌刻的诗句和剑桥大学的一模一样,就连碑的大小也相仿,像是双胞胎。老教授看了,不禁莞尔,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聊起自己与徐志摩的“相识”经过。

  “我知道徐志摩,是因为剑桥大学的一棵柳树。”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当时有人要移走那棵柳树,但有人反对。我很奇怪,这棵柳树为什么不能砍?后来才知道,有个中国诗人叫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写了一首关于剑桥的诗——《再别康桥》,这棵柳树正是诗里写到的那棵树。”

  之后,老教授来中国旅游,在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庄吃饭,当地人问他从哪里来。教授答,剑桥大学。没想到周围的人异口同声说:“哦,就是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的地方!”老教授顿时觉得徐志摩很了不起,而且还让千里之外的人认识了剑桥。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徐志摩了。“当然,我看的徐志摩诗歌是英文译本。”老教授微笑地补充说。

  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

  艾伦·麦克法兰是怎么促成剑桥大学给徐志摩立碑的呢?

  “我当时提议在剑桥为徐志摩立碑,主要考虑到可以吸引中国游客,可以给学校赚点钱。”老教授话音刚落,包括记者在内,现场所有高中生和老师都傻眼了。高二女生郭静姝壮着胆子问貌似一本正经的老教授:“您是在开玩笑吧?剑桥大学真会为了赚钱给徐志摩立碑?”

  这位老顽童狡黠地笑了笑:“我当然是在开玩笑。我研究过徐志摩,在当时的中国,他是一位西方文化的先行者,他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以建议学校立碑,一来是纪念这位文化使者,二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中国优秀学生,到剑桥来求学、深造。”

  艾伦·麦克法兰告诉记者,剑桥后来还立了孔子像呢。

  愿给杭高学生写剑桥推荐信

  也正是因为立碑一事,老教授认识了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知道了更多徐志摩的故事。比如,徐志摩在杭高读中学,所以此次专程过来看看。

  不过,他此行还有另一件要事——调查中英两国精英教育的差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一直问到了有关幽默感的学习。“在英国,我们很重视幽默感的培养,专门有课程教学生如何幽默地表达。”老教授的解释,让刚刚领教过他英式幽默的记者和学生恍然大悟。

  从老教授那里学来英式幽默,一位女生立马兑现:“听说徐志摩当年作为特别生到剑桥读书,是著名学者狄更生介绍的,请问现在剑桥还允许这样的招生方式吗?您可以当我的介绍人么?”全场乐翻天,老教授更乐了:“学得很快。其实徐志摩当时在剑桥是游学,不是正式学生,而且他能进入剑桥读书,除了推荐信,也是要通过入学考试的。如果你们想来剑桥,我可以帮忙写推荐信,当然这之前我们要交流,要像了解徐志摩一样,了解你们。接下来,就要靠你们自己努力了。”

  谁知道,若干年以后,老教授会不会又认识一位小徐志摩呢?(记者:沈蒙和 通讯员:唐梦霞)

满德利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