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中心 > 高考 > 经验交流
本站搜索:

4种作弊行为可停考1至3年

2012-06-06 14:0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关键词:
[提要] 今天,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重申了教育部第33号令,专家对其中部分条款进行了解释。   
  本报济南6月5日讯 今天,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重申了教育部第33号令,专家对其中部分条款进行了解释。
  据介绍,今年对考试作弊的认定条件范围更广。按照新规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无论是否为了获取答案,只要有夹带、抄袭、携带通讯设备、计时工具等所列行为之一的,均可直接认定为作弊。
  同时,携带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即为作弊。一是扩大了作弊工具的范围。由通讯工具扩大到通讯工具、电子用品或者其他技术手段。二是认定方式改变。将“携带行为”作为作弊成立要件,凡有携带设备的行为即构成作弊,以增加对利用高科技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考生一旦将手机等设备带入考场,在考试过程中无论使用与否,都将被取消所有科目的成绩。
  而4种作弊行为可停考1至3年。新办法规定在考试中存在以下4种作弊行为,即可以被处以停考处罚:组织团伙作弊;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以上情形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景芳超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