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考试可以 凌驾于人性亲情之上
2012-06-11 10:4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关键词:
[提要]
母亲送女儿高考,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这将成为女儿终身的遗憾和永久的愧疚——如果女儿自立自强一点,就不会让母亲送她高考,也就不会让母亲遭此劫难。特别是,在母亲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在女儿悲痛与自责交加的时刻,交警和路人居然劝说其继续参加高考,最终左右了女儿的抉择——抛下人性和亲情不顾,为自己的利益去参加高考。
母亲送女儿高考,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这将成为女儿终身的遗憾和永久的愧疚——如果女儿自立自强一点,就不会让母亲送她高考,也就不会让母亲遭此劫难。特别是,在母亲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在女儿悲痛与自责交加的时刻,交警和路人居然劝说其继续参加高考,最终左右了女儿的抉择——抛下人性和亲情不顾,为自己的利益去参加高考。
然而,从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层面上讲,没有任何考试,可以凌驾于人性亲情之上,高考也不例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考是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项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的考试制度;但相对一个考生而言,高考仅是一次检验学习成果、获取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机会。问题是,高考年年都有,今年错过了机会,明年可以重头再来。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逝去了将不再重生。因此,在高考和亲情面前,女儿不陪护重伤的母亲,忍痛去参加高考,显然是个错误的选择。
还有,父亲为了不影响女儿的考试,决定隐瞒她母亲的实际伤情。而这位女儿,为了自己的利益,冷漠无情地放弃了对人性亲情的守候;而她的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的个人利益,则选择了欺骗,尽管这种欺骗是善意的,但却同交警和路人一样,一起充当了女儿背叛人性亲情的“教唆者”。
因此,我们不能将道德的棍棒指向这位参加高考的女儿。她毕竟还是个孩子,特别是,她的选择,是在父亲、交警和路人等“绑架”下做出的,是这些大人的功利思想,左右了女儿的选择。问题是,不教会女儿尊重人性和亲情,即便是考上了一个理想的大学,其对家庭和社会又有何益处呢?
景芳超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