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5 14:59:00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开后,坊间意外地出现了众多希望将莫言作品引入语文教材的建议。在上海,已有中学表示将开设莫言专题课,组织学生探究文学诺奖的魅力。
多收录当代作品
署名“江湖少侠”的网友,在前晚诺贝尔文学诺奖揭晓后就立即发帖:“让莫言的文章和鲁迅的文章共同屹立在语文课本里吧。”还有网友表示,莫言能问鼎文学诺奖,让国内的语文教材编写者多少有些“汗颜”,或者说正是他们的缺乏慧眼,让一个中国青少年“不曾谋面”的作家惊艳了世界文坛。因此,有网友断言,明年各地再版语文教材时,一定会补进莫言的作品。
其实,早在2010年时,莫言本人就曾发表观点,认为中小学教材应该适当地收录当代作家的作品。他说:“社会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同样语言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的教材中不能够吸收当代作家的创作,永远都是那些很多年前老作家的作品,那么,语言的变化、语言中的新鲜元素,就不能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选进教材有原则
综观全国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老舍仍牢牢占据着课文作者的头两把交椅,对他们作品的分析,也是各种语文考试时的必考题。据了解,目前上海“二期课改”的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均没有收录莫言的作品,而全国通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也仅是在高中的“中国小说赏析”选修读本中,收录了《红高粱》。
对于中学教材到底要不要收录莫言的作品,业内人士也并非无条件地“一窝蜂”举双手赞成。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曾主编过一套供全国使用的语文教改教材,他认为,收录进教材的优秀作品,大体上还要符合这么几个条件:一是要考虑到它的典范性,二是要与教材的编写体系想契合,三是要考虑到文化的传承,四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性。
新中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纪铨则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选为拓展或选修的教材,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
开设专题探究课
陆继椿说,从他接触过的莫言的作品来看,其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是很适合进教材的,如果将来有机会修订自己主编的语文教材,就很想收录进这篇作品。王纪铨也提出,从目前来看,语文教师应当先行一步,多阅读、多研究一些莫言的作品,为将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就在昨天,宝山区交华中学在按惯例布置周末阅读作业时,要求全校学生都去搜集并关注莫言的作品,并展开一次探究活动。据该校语文教师史冬梅介绍,学校已经准备在下月的期中考试过后,在初二年级开设共4课时的微型拓展课,主题就是“莫言其人其作品”,语文教研组已开始着手集体备课。
(中国新闻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