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中心 > 高考 > 高考快递
本站搜索:

时代变迁:开学,迎新路上二十年(组图)

2012-09-06 09:47:00    作者:   来源:北京晨报  

关键词: 新生 新生报到 开学第一天 苹果 家长
[提要] 从孤军奋战到父母陪伴,再到亲属组团,从收音机到手机,再到“苹果三件套”,从轮渡到火车,再到私家车、飞机,短短20年,见证了时代变迁。”  2002年入学的赵珂告诉记者,当年入学时宿舍里刚安装了座机,“是那种201电话卡的,需要自己买卡,输入卡号、密码然后拨打。

20年前,通信以书信为主,向邮筒投递信件是校园日常生活之一。

十几年前,在校园里有一部寻呼机也相当拉风。

10年前,丑陋如斯的手机也让学子们兴奋难眠。

现在,啥都不新鲜了!

  10年前,201电话卡在大学校园里兴盛一时。学生买卡后输入卡号和密码拨打电话。

  现在,“苹果三件套”成为不少新生的入学必备品。图为新生余晓娟和她为大学生活准备的电子“装备”。新华社发

过去,六个人一间的上下铺宿舍比较普遍。

现在,一些学校四人间宿舍里,每个床位下边都有桌子。

 

  又是新生报到时。8月底9月初,是北京各大高校新生集中入学的日子,沉寂了许久的校园又热闹起来。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多所高校新生报到现场,采访多位10年前和20年前的“老新生”,为您罗列“新生”报到的点点滴滴。

  从孤军奋战到父母陪伴,再到亲属组团,从收音机到手机,再到“苹果三件套”,从轮渡到火车,再到私家车、飞机,短短20年,见证了时代变迁。

  ■新生报到·陪同

  1992 “孤军奋战”为主

  1992年考上大学的李凡,回想当年新生报到时,那叫一个“折腾”。“报到时我父亲陪着我来北京,两人从老家坐了近20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北京后,也不像现在还有车站迎新的,我俩折腾了大半天才到学校。”

  等入学手续办完后,父子俩在学校食堂吃了顿饭。“本想让父亲留下来多待几天,但他说家里离不开人,执意要走。”李凡说,多年后回家跟父亲聊起来,父亲才吐露真言,“其实当年执意要走,是想省下住招待所的十几块钱。”

  同一年,孟女士也幸运地成为一名大学生。她透露,同样为了省钱,父母压根就没送她,只是在家里等着,等到了学校,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报了个平安。“我也想有父母送,但当时条件所限,没那么多钱,且路上花费时间长,父母还要上班。哪像现在,一个孩子上大学,全家老小恨不得都来送。”

  记者采访当年多位大学生发现,20年前新生报到时多以“孤军奋战”为主。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