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8 11:12:00 作者: 来源:考试吧
精品奖作文
最具诗意: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以“一枝一叶一世界” 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浙江卷
【点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其实释迦摩尼也是个诗人。
最富哲理: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以这两句富有深意的铭文为题作文。
——2011年上海卷
【点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400年前,莎士比亚发出了他的疑问。400年后,上海的考生们也面临着相似的疑问——“会过去”还是“不会过去”,这是一个问题。大气稳重,富含哲理,上海卷为考生们搭建了一个挥洒才气的平台。
最具创意: “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根据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2006年湖北卷
【点评】相信当年的湖北考生们看到这个题目后,脑海中肯定会出现不间断的回音“三……三……三……”。笔者若是考生,就写:“得如斯考题,吾‘三’生有幸。”
最特别:以给出文物或文学形象(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作文。
——2004年福建卷
【点评】在历年的高考作文中,以真实人物或文学形象为题的几乎没有。题中的人物范围跨越古今、横贯中西,有文学家、军事家、科学家,有美女,也有硬汉,文学形象也都取自中外名著。对于考生来说,选择范围广,发挥空间大。
最励志:坚强——2008年四川卷
【点评】2008年四川的考生比其他任何省区市的考生都特殊,经历“汶川地震”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奔赴高考战场。“坚强”这两个字,不是简单的一个命题,它是出题者对考生的勉励,更是四川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亮出他们不折的脊梁。
最贴近:我说90后——2009年天津卷
【点评】近年来关于“90后”的话题往往是贬多于褒,天津的作文题给了身为“90后”的考生们为自己正名的机会。“90后”们,机会来了,好好夸夸自己。
争议奖作文
最具娱乐精神:以歌手问候语由“大家好,我来了”变化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1年湖南卷
【点评】材料源于萨顶顶在《天涯共此时》节目中说的话,出题者莫非是萨顶顶的粉丝?湖南果然是中国娱乐文化基地,作文题目都这么娱乐。
最不知所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早春》中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2008年湖南卷
【点评】在众多以地震为题材出题的大趋势下,以诗歌意境和哲理出题,别具特色,争议也随之而来。在网友评点中,这道题位于最不知所云的高考作文与最难于创新的高考作文调查的榜首。既考诗词理解又考写作,这一题两考,颇为考验湖南考生们的功力。
最时尚: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9年江苏卷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