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专题 > 感恩教师节 > 活动新闻
本站搜索:

教师节七成家长会送礼 面对厚礼家长老师都纠结

2012-09-10 10:46: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
[提要] 本应向教师劳动致敬的教师节,近年却变了味道。一些家长和学生以“感谢老师”的名义,向老师送厚礼以求获得特殊照顾。可实际上,老师真这么喜欢收礼吗?送礼又有用吗?
    本应向教师劳动致敬的教师节,近年却变了味道。一些家长和学生以“感谢老师”的名义,向老师送厚礼以求获得特殊照顾。可实际上,老师真这么喜欢收礼吗?送礼又有用吗?
  家长:不送礼,孩子受委屈咋办? 
    本报记者 孟敏 马云云
  9日下午,加完一天的班后,济南市民罗青文陷入沉思之中——第二天就是教师节,而她还没给孩子的老师选好礼物。进入9月,不少家长都像罗女士一样,患上“教师节综合征”。
  “送还是不送?”罗青文一直在做这道选择题。孩子上幼儿园,去年她曾给老师送过礼物。“听说有家长送,担心孩子受委屈,我也送了。”但这次她犹豫了。前几天,孩子回家对她说,老师告诉他们,不需要家长送礼,只要他们表演个节目做礼物就很开心。
  但作为妈妈,罗青文无法平静:其他家长真的也都不送吗?这样老师会不会冷落了孩子?
  和罗青文不同,家住山大路的家长王琪早就拿定主意,今年要给老师送礼。儿子升了初三,马上要中考了。“这一年太关键了,直接决定能上哪所高中。”王琪准备去拜访一下老师,让他们对孩子多费点心,“送了就有了心理安慰。”
  有些家长还要考虑另一个事儿,就是想着法子不让孩子知道,“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或者产生特权心理。”
  到底给老师送什么节日礼物?王琪有点摸不着头脑,送购物卡方便又实用,可“钱少了不好看,怎么也得上千元,几个老师下来一个月的工资没了”。
  很巧,王琪的楼下住着一位老师,她最近特地留心了一下,“多数是礼品盒装的牛奶、营养品。”王琪决定也送点实用的,“好在孩子学习好,送礼也不用太讲究了。”
  老师:就算收了礼,也办不了啥事
   本报记者 李飞 见习记者 陈玮
  教师节将至,面对家长们“意思意思”的热情,被送礼的主角——老师坦言,他们也很纠结。“家长无非是想让老师照顾一下孩子,可是就算送了礼,我们也没法给孩子多少特殊的好处。”
  夏洁是济南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这几天一听到家长打电话问几点下班,就变得很紧张。她说,教师节还没到,已经有三四位家长打电话要“表示一下”。
  “还有一名做装修的家长问需不需要装修房子,可以免费提供地板。”夏洁说,有个家长甚至拿着几百元的购物卡直接到了办公室,说自己没有文化,教育孩子使不上劲,希望老师能多操操心。
  夏洁说,她特别矛盾,担心拒绝让家长没面子。“但这礼要是收了,一来给自己抹上了污点,二来家长以后要求我做这做那就理直气壮了。”夏洁说她是个新老师,资历浅,家长的要求她肯定满足不了。
  和夏洁心情一样纠结的老师不在少数。“节前要送礼的家长挺多的。”省城一所小学的张老师说,家长送礼都是有目的的,比如给孩子安排好座位、让孩子当班干部等。尽管礼物不算贵重,如鲜花、巧克力、二三百元的购物卡等,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面对家长的请求很难处理。
  “收了礼物就对某个孩子特殊照顾,就算我们愿意,其他学生和家长也会有意见的。”张老师说,有时实在推托不了,她会选择给送礼家长的学生买书或学习用品,悄悄送给学生或家长,用这种方式将礼物还回去。
  学生:论文工作都想让老师帮忙
   本报记者 孟敏 马云云
  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为给不给老师送礼操心的是家长,在大学校园,操心的则更多的是学生自己。
  “送礼真是个头疼的事,第一次给老师送礼是跟着师哥师姐,但仍然觉得不舒服。”在省城一所高校读研三的李小飞说,她的导师为人严肃,平时交流比较少,她从没想过让老师帮忙介绍工作或者发论文,但是博士师哥师姐就不一样了。博士不发论文就毕不了业,师哥师姐还想让导师帮忙发表论文或给推荐个工作,都特别舍得送,去年七个人一次送出了3000多元钱的礼,平均下来,一人400多元。
  这次又到教师节,一周前李小飞就开始多方请教送礼之事。“不能每年都送一样的,去年买了一大束鲜花、一篮水果、一箱山鸡蛋,还有鲜奶、烟等,今年该送什么,现在还没得出个一致意见,看来得明天聚在一起现商量了。” 
  与李小飞一样,上周开始,研究生何佳就开始焦虑。不少同学要给导师送礼物,送礼的数额一年比一年高,对博士师哥师姐还好,对他这样的硕士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何佳最终下定决心,要给老师送些礼物。他是放弃工作来读研的,所以他格外珍惜机会,一来大家都送,落下自己显得对导师不够尊重,二来也希望导师能在实习和论文上能照顾一下。
  何佳和同学准备去花卉市场买篮鲜花,这样能比学校周边的花店便宜一半。
  “鲜花肯定是要准备的,但不能只有鲜花。”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超七成家长会送礼
  本报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教师节会给老师准备礼物,大多都是面值300到500元的购物卡。而老师表示,送礼是家长的心理误区。
  有的老师说,很多家长送礼甚至是有条件的,不送不甘心,送了又是有诉求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会把礼收下,但也导致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因为一个“礼”字变得非常尴尬。
  有教育专家说,教师节送老师红包或者购物卡,这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反映,它暗示的是不送礼就办不成事的潜规则,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小会误以为办事就必须得送礼,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教师更应自重自省
  大多数教师是看重职业规范的,他们认为,为人师表,就要对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而不能把授业解惑当成一种物质“交易”,更不愿意看到纯粹的师生关系蒙上“铜臭”。
  但也确有个别教师不那么“斯文”,不那么讲究“师尊”。他们把学生家长送礼宴请当成天经地义,对没有能力“谢师”的学生漠然相看;更有甚者,个别教师还把“礼数”的多寡当成区别家长和学生“好赖”的标准,一时“礼数不到”,就会报以“颜色”,令学生家长谈“节”色变。
  毫无疑问,尊师重教永远是一个文明社会唱响的旋律。广大人民教师更应当自重自省,坚守底线,处处为人师表,事事洁身自好。据新华社
满德利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