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看点
本站搜索:

大学校长的反思让人看到精神独立自主的希望

2012-10-08 16:37:00    作者:刘林德   来源:长江日报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是什么 校庆 大学教育 大学校长
[提要] 华中科技大学刚刚举办60周年校庆。今年是中国大学的校庆年,并且都是60周年,1952年院系大调整,一大批工科、农林、师范类院校当年筹办或成立。关于华中科技大学60周年的报道中,增加人文气息的努力被作为一个亮点,这就是对历史的反思。

  华中科技大学刚刚举办60周年校庆。一个甲子的岁月里,这所高校在历史浮沉里确立了她国内一流大学的地位,培养无数人才,殊为不易。对于国家和这座城市的贡献,自不待言。在这样一个节点时刻,理应收获赞誉和敬意。

  李培根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反思,为学校曾经在精神价值和学术清洁上的摇摆鞠躬致歉,这不多见,非常难得,绝不仅仅是一个姿态,而是这位一向受人尊敬的校长对大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国外大学在校庆时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反思,与国内大学校庆时一味摆成绩、撑门面、办晚会、拉赞助截然有别。华中科技大学是否就办学、教学、治学、管理、精神等进行全面反思,尚未见报道。但仅就校长致辞中的几句话,已然是不同的气象。

  今年是中国大学的校庆年,并且都是60周年,1952年院系大调整,一大批工科、农林、师范类院校当年筹办或成立。对于具体的高校,校庆当然是一件喜事,而对大学制度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这绝不应该是一个喜上眉梢的节点,而应该是一个痛苦反思的契机。一个甲子的时光,这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社会氛围不能说改天换地,至少也开朗轻松了许多,如果高等教育从事者和关心者此时还只囿于一己、一校之荣衰,不能从国家教育大格局反思过去、审视现在,恐怕还称不上是大教育家。

  1952年院系大调整的历史资料,现在已经可以轻易从公开途径获得,此次大调整的利弊,或者直接说对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的打击,应该说也有大致的共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5大母校”被拆得支离破碎,元气大伤,山西大学等老牌国立大学彻底沉沦,还可说是一校荣衰,不及根本。中国现代大学建制由此根本转型,高校的历史延续性被中断,内部结构完全重组,自主权丧失,人文学科削减停办,大学精神萎顿,才是此次大调整和前后的高校思想改造对大学和国家社会的根本性冲击。

  有人说,这样一次调整至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或许吧,但没有这次调整,国家就没办法培养出工程师吗?我也看到资料说,此次调整对自然科学的伤害同样巨大。譬如,新中国后来数得上的大科学家,基本都是在1951年之前完成的大学教育。不能培养出大师,诚然是大学的令人失望的表现之一,而大学不再成为让人敬仰的精神高地,是不是也是社会人文气质衰落、人的价值取向扭曲的重要原因呢?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60周年的报道中,增加人文气息的努力被作为一个亮点,这就是对历史的反思。大学是什么,大学向哪里去,从居庙堂者到独立的民间思想者,现在都有新的认识,独立和自主被一再强调,包括体制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李培根校长的反思,让人看到些许希望,但一些校庆的幢幢人影,又让人觉得这希望现在还不能乐观。(刘林德)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