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看点
本站搜索:

美国幼儿园盛行“考试风”数学考卷达7张纸

2012-10-04 16:32:00    作者: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 幼儿园学生 考卷 数学考试 考试内容 幼儿园老师
[提要] 在美国很多州,州政府组织的常规考试和测验已成为幼儿园学生的“必选科目”,有些幼儿园还自行增加考试内容。出于压力,很多学校开始制定各种考试,以便及早判断学生的能力,参加考试的学生年龄也越来越低,以至于考试甚至在幼儿园蔚然成风。

一群美国娃娃正在幼儿园上课。 (资料图片)

  孩子5岁就要测试职业倾向 过分倚重学习成绩弊端多

  近年来,随着学业竞争日趋激烈,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开始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在美国,同样由于优秀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娃娃们都不得不从小开始参加各种考试。

  在美国很多州,州政府组织的常规考试和测验已成为幼儿园学生的“必选科目”,有些幼儿园还自行增加考试内容。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年龄还处于“立志长大当超人”的娃娃们,已经被要求参加测试未来学业和职业倾向的考试。

  文字:熙怡

  现象

  5岁孩参加“职业倾向”考试

  幼儿园数学考卷多达7张纸

  在美国,一些好的公立小学学位一席难求,导致小学报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学校在招生时也更加需要有据可依。于是,“考试风”开始在全美大小的幼儿园蔓延。考试内容五花八门,以至于一个仅5岁的幼儿园学生,就要参加号称“测试其未来职业倾向”的考试。

  考题设计向幼儿园蔓延

  美国试题设计公司ACT的副总裁威克斯表示,他也知道这样的考题听起来很可笑,特别是参加考试的大多数孩子还处于只懂得“立志长大当超人”的年龄。“当超人要什么技能?会飞?还是会透视?”威克斯苦笑说。

  尽管如此,ACT公司还是即将针对8岁至18岁的学生,推出多套测试学生未来学业方向和职业倾向的题目。而且,据威克斯透露,他们已经收到大量学校来电,要求他们针对年龄更小的学生设计考题。

  卡里·纳森是明尼苏达州一名具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她亲眼见证幼儿园课堂气氛的逐渐改变。

  纳森本人从不要求孩子们参加考试,她认为幼儿园就是小朋友们玩耍、唱歌跳舞和运动的地方。然而,近年来,当地校区开始要求幼儿园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能力评估测试,测试项目越来越多。

  幼儿园口试题目111道

  今年,纳森的23名幼儿园学生必须得参加字母和音标口试,口试题目多达111道。

  上周,她带学生到电脑室参加另一项语言能力测试。每一位小朋友都需戴上耳机,聆听考题,然后在电脑上选择出正确的答案。纳森表示,有些学生甚至还未学会正确地使用鼠标。

  而本周,孩子们又得参加数学考试,试题整整印了七张纸,孩子们需用铅笔在考卷上答题。据称,考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前了解他们在小学一年级将会学到的知识。

  纳森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点矛盾。一方面,她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没必要参加正式考试;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承认,有了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更有助于她根据孩子的长处调整教学计划。

  幕后

  重视早教助长“考试风”

  在美国,对小孩子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州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测试,以决定他们可以上小学了还是继续留在幼儿园。但此举遭到很多教育专家的非议,认为既不公平也不可靠,因此,渐渐的,该做法被淘汰。

  然而最近几年,美国联邦法禁止“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使学校面临必须提高学生语文和数学考试成绩的巨大压力。学生成绩不佳的学校被认为是失败的学校,有些学校甚至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估教师的主要标准,学生成绩不好,校长和老师可能会有失业的风险。

  出于压力,很多学校开始制定各种考试,以便及早判断学生的能力,参加考试的学生年龄也越来越低,以至于考试甚至在幼儿园蔚然成风。

  2011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拨款5亿美元扶持早教,间接助长了幼儿园考试风气。该计划鼓励及早对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因此很多幼儿园为了获得资助,积极推行更多的考试。

  争议

  各有利弊 争议性大

  如今,美国至少有25个州规定幼儿园学生至少要参加一次正式考试。很多校区幼儿园还会自行增加额外考试。有些幼儿园在新学年开始不到几个星期,就安排孩子们参加考试。

  幼儿园考试成风,在美国引起广泛争议。事实上,关于在公立学校推广标准化考试的做法,美国各界众说纷纭。

  支持者认为,早点考试以及更频繁的考试十分重要,可及早发现问题,因为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才发现跟不上。美国最新一次全国性统考显示,只有34%的四年级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水平,数学方面这个比例也只有40%。

  反对者则认为,考试令年仅五六岁的小朋友过早地承受压力,而且应考挤压了原本属于玩耍的时间。此外,考试不一定能考出小朋友的真实水平,因为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不一定能展示出自己的真正能力。

景芳超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