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8 14:56:00 作者:彭薇 来源:解放日报
近日,外地某小学家长在网上“吐槽”:孩子读一年级,老师要求将朗读、背诵之类的家庭作业拍成视频,上传指定网站,交给老师验收。家长很对此不解:“难道全新的作业时代来临了吗?”
从老师角度看,将作业拍成视频,或许出于以下考虑:朗读、背诵课文等都是口头作业,学生在家是否完成,老师并不知情,通过拍摄视频,可进行监督。网络时代,不少老师在校园网建立“电子班级”,需要上传一些资料,将作业拍成视频,可随时上传,正好丰富“电子班级”内容。
不管有什么理由,这样的作业改革还是让人别扭。家长“莫名其妙”,很多教育界人士也“闻所未闻”。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折腾,关键是布置这样的另类作业没有必要。试想,镜头对着孩子,他们在朗读课文时会有怎样的想法,这是娱乐还是学习?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监督手段,还不如用作秀来形容更合适。再则,也不是每个家庭都配备智能手机或者摄像机,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当“摄影师”的。
不仅是作业,如今很多教育改革都或多或少陷入了形式主义误区。比如一些公开课,讲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老师在教室里安装小型装置,脚底一踩,响起爆炸声,现场烟雾缭绕。没错,这堂课是让人印象深刻,但是这并不是改善课堂的核心,老师有时间精心准备这些花哨玩意,不如好好琢磨授课之道。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方便管理,立所谓的新规,女生全部留短发,连发型要求、头发长度都一一规定。如此走极端,到头来损害的还是学校名声。
视频作业、音效课堂、莫名新规等,这些“创新”纯属为了教改而教改,更多的是追求花哨,并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样的改革还是趁早收手吧。(彭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