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看点

家长孩子都很累:“小升初”择校有解吗?

2011-05-06 09:33: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键词: 小升初 择校现象 家长择校 集团化办学 名校办民校
[提要] 其中,2010年的任务是合理划分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地段,公办初中招生不与学生评价挂钩(特长生除外),逐渐取消推荐生制度。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雷福民说,我们主要通过名校输出式、多岗锻炼式、任期轮岗式三种方式来推动校长交流。

  “小升初”择校热,让全国许多城市拉起了“高温警报”。降温择校热,填平教育落差,成了各地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他们之中,有的成效初显,有的“高烧难退”。

  我们聚焦北京、广州、四川、安徽四地,看看他们的现状,听听破解之道。

  ——编者

  广州民校联考争取1/10的机会

  “小升初”择校:三地各开“退烧药”

  不均衡 必择校

  “小升初”又到了招考时。在广州,家长们有的忙着找人托关系;有的忙着四处打听各优质初中的“自愿捐资助学费”标准多高,招生要求是什么;有的忙着督促孩子加紧用功,争取考进“名校办的民校”……

  5月3日,在做客广州市政府纠风办、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沟通无界限 行风大家谈》时,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表示:广州“小升初”总体来说是“健康的”。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并不是消除或者杜绝择校,事实上,“择校现象永远也不会彻底禁止”。

  “择校也许有一千个理由,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小升初’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对于教育部门的观点,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公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超莹针锋相对:“为什么市民要挤破头去择校?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没能均衡发展。”☆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