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

2015-05-10 19:44: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利润增长3倍于收入增长,线上交易额548亿元,同比增长2391%。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数据,2014年海尔品牌全球零售量份额为10.2%,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致力于成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本土品牌,多年来一直践行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海外市场战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海尔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海尔的企业文化基因。海尔的创新力体现在平台化企业搭建和管理模式创新上。目前海尔正从制造产品转型为制造创客的平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 SH:600690)和海尔电器(股票代码HK:01169)两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创客及创业小微,他们在开放的平台上利用海尔的生态圈资源实现创新成长,聚集了大量的用户资源。2014年海尔注册用户已经达到3685万。

  以青岛海尔为主体智能家庭平台,致力于推动从产品硬件到解决方案的转型,通过智慧家庭U+生活平台、互联工厂构建并联交互平台和生态圈,提供互联网时代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用户的全流程最佳交互、交易和交付体验。以海尔电器为主体的价值交互平台,致力于实现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打造虚实融合的用户价值交互平台,以物联网和物流服务为核心,把传统的物流配送环节转变为在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创造用户交互的价值,构建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引领的开放性平台。

  海尔致力于搭建投资驱动平台和用户付薪平台,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让员工成为开放创新平台上的创业者,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一模式下,海尔将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变成一个投资平台,员工从原来被动的命令执行者转变为平台上的自驱动创新者,而驱动员工创业的就是不断交互出的用户需求,企业与员工、合作方转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原来串联的流程变成并联流程,所有各方并联在一起为市场共同创造价值。2014年海尔集团战略推进的主题颠覆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企业平台化对应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即企业无边界;员工创客化对应员工的价值体现,员工成为自主创业创新的创新者;用户个性化对应着企业的互联网宗旨,即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因破解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难题而吸引了世界著名商学院、管理专家争相跟踪研究,并将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收入案例库进行教学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为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海尔将坚持网络化的发展战略,开拓创新,通过持续推进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对内打造用户需求驱动的投资驱动创业平台,对外构筑并联的开放生态圈体系,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人才理念: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的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包含三条原则:(1)公平竞争,任人唯贤(2)职适其能,人尽其才;(3)合理流动,动态管理。

  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海尔集团的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

  人材、人才、人财

  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需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海尔青年应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定要有坚定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并将目标和梦想与海尔创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薪酬福利:

  竞争性薪酬:

  ◇薪酬激励:

  海尔提供具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的薪酬激励,以短期、中长期激励和超级激励组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并通过人单酬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多元化福利

  ◇多元福利计划:

  海尔提供包括五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内的福利,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补充福利,以及包括创业纪念日奖励、着装补贴、春节年货、生日福利、工作餐补助在内的海尔自有福利;

  ◇工作生活平衡:

  海尔为员工提供包括带薪年假、海尔年假等在内的多元假期,提供包括在岗学习、脱产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资源,保证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员工关怀计划:

  海尔为员工提供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力秀活动,为新员工及在职员工提供人性化的员工关怀,为员工排忧解难,保证员工在海尔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注:除此之外,集团还会根据战略需要适时增加其他福利项目。

  培训发展

  海尔大学是企业内部的人才培育基地,始建于1999年12月26日,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拥有17间类别不同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同时容纳800人学习、互动、研讨。

  “创新、求是、创新”是海尔大学的校训,就是要求每位学员都带着创新的动机和现有的创新成果到海尔大学参与,通过互动、学习,寻求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总结成模块,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在新的创新模块平台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从而形成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创建伊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提出了海尔大学的定位:不在于其有多少好的设施和硬件条件,关键在于其内涵和软件,2012年12月,海尔集团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进入了第五个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因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进入三个“无”的时代: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在这个背景要求下,海尔大学的定位不仅要成为能力提升的“黄埔军校”,企业界的“哈佛商学院”,同时要助力企业转型为平台型企业,助力业务发展,助力每个员工成为自己的CEO。在这个背景要求下,海尔大学本着“传承推广集团“创业 创新”企业文化的同时,为员工提供的是学习的平台,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培训需求,“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学习项目

  海尔大学结合员工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类型的培训。培训从新员工入职前大学时期就开始进行,在实习生达标后进入正常员工培训周期,贯穿到员工的整个职业发展生涯。在员工进入部门后,海尔大学对生产、研发、销售等不同类别的员工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开放引进国内外多种一流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方案。同时在海尔集团现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下的战略要求,海尔大学还设计方案帮助员工提升开放创新、交互能力、虚实融合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员工的“自驱动、自创新、自运转”。

  实习生生培育项目:实习生实习历练分为四个阶段:认同文化、实践历练、能力提升、融入海尔分享价值,最后实习达标竞入经营体。在不同的历练阶段有不同的培训内容:

  认同文化阶段:了解组织的战略以及远景,与部门进行见面会,帮助融入部门;了解海尔文化,参加海尔开放日,并接受海尔企业文化系列培训;

  实践历练阶段:首先接受部门基础流程、平台、知识、产品等基础知识介绍与培训,通过岗位历练寻找课程方向,并再一次接受实习岗位技能知识培训与交流;

  能力提升阶段:在部门研究上一个阶段确定的课程,并在目标岗位实践,接受海尔大学的职场基础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及职场的基础技能,

  融入海尔分享价值:根据上一实习阶段,进行专业课题研究,接受部门内部安排的目标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接受海尔大学职场升级技能方面的培训。

  学习资源

  海尔是世界上首家通过ISO10015国际培训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具备完善的课程和讲师管理体系。同时为了满足员工能力提升的需求,海尔大学规划了多种学习资源:

  脱产学习:通过参加培训项目、公开课,或外出参加外部培训、论坛或继续教育、参观考察、workshop等,提升特定的能力,并起到开阔视野,了解前沿学习内容的作用。

  自我学习:海尔大学建立了“云“学习平台,可以满足全球员工的24小时在线学习, 通过登录人力资源信息网下载maillearning资源,通过到海尔大学知识中心借阅书籍/杂志,通过手机进行书籍学习或信息接收,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与学习资源等形式进行自我学习。

  岗位学习(包括向他人学习、在工作中学习):“70/20/10”学习理念认为,帮助员工提升的学习活动仅有10%来源于正式的课堂学习,20%来源于指导、辅导、书籍学习,而有70%来源于工作岗位实践。

  目前,海尔大学培养了来自各个业务部门优秀员工组成的近内部讲师团队,与中欧、沃顿商学院、人大、AMA、卡内基等机构多位教授组成的外部讲师团队,不断为员工发展助力。现海尔学拥有13大类4000余门培训课程,业务通过不断创新有近30个经典案例为哈佛大学、IMD、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所使用。2013年,海尔大学共开设150班次,覆盖7000余人次,海尔大学将在帮助学员能力提升和绩效达成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