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学生分类和因材施教的界限在哪

2012-06-27 08:03:20     作者:    来源: 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学生,潜能生,因材施教
[提要] 2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消除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歧视的制度、言行。(《新京报》6月26日)  在近年接连发生一系列人为给孩子分等级、贴标签的事件后,教育部的这一规定确实显得很有必要。

  2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消除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歧视的制度、言行。(《新京报》6月26日)

  在近年接连发生一系列人为给孩子分等级、贴标签的事件后,教育部的这一规定确实显得很有必要。但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对这一笼统的规定,还是有一些疑虑。

  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都不会赞同给学生贴标签或歧视后进生的做法,但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教育实践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将成绩不同的学生区分开来,施以有针对性和有差别的教育,并非是故意给学生进行分类,而是为了让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不同的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也很有必要的教学方法。

  以我所在的北斗溪乡学校为例,我们更愿意将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称为“潜能生”,因为我们相信这些孩子同样是优秀的,只是个体的能力因某些原因暂时没有发掘出来。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潜能生的成绩,学校曾尝试将三个班的潜能生集中起来单独编班,由校长担任班主任,并配备最好的师资,这些老师常常是放弃休息时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讲解学习上的难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这种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针对潜能生的特别辅导,算不算对学生“进行分类”和“区别对待”呢?须知,教育本来就是强调因人而异,并鼓励个性化发展的。此次如果只是简单地、一刀切地杜绝“隐患”,却忽视它所规范的对象本身应有的特性,可能又会带来新的“隐患”。 (作者系湖南省溆浦县北斗溪学校校长,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丁开华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