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报道
多彩非遗进弘毅 文化根脉共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因。为了让同学们在校园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2025年2月13日,济南市历下区弘毅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
舞狮贺岁
瞧,舞狮队闪亮登场!两只狮子灵动跳跃,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腾挪翻转,仿佛赋予了生命一般。这项起源于三国时期的传统表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看,时而为狮子的高难度动作惊叹,时而为表演者的默契配合鼓掌。这场表演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深刻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不朽活力。舞狮的每一次腾跃,都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激励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聘任校外辅导员
为丰富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我校聘请多位社会精英担任校外辅导员。省政协委员、财政部山东监管局原一级调研员丁兆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副处级秘书王汝良,花园东路社区领导张敏、李晓林,化纤厂路社区领导赵金凤、修艳丽受聘。他们将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素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解锁济南非遗
在陶艺的世界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滕毅从陶土的特性说起,将一项项非遗背后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不仅点燃了同学们对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传承与保护的种子,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一兵从乔氏木作讲起,选材时对木材的严苛要求,传统榫卯技艺的精妙,在他们的话语中鲜活起来,让人看到木材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变成精美的器具,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厚重。
谈及嘉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媛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传统婚、冠、宴饮等仪式的流程,每一个环节的寓意、服饰器具的独特之处,都一一展开,让大家体会到传统礼仪文化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感受那份庄重与温情。
同学们专注聆听,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在传承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他们对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心底种下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相信这些知识,会激励他们在今后主动去探寻非遗之美,让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探寻非遗之光
四五年级的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展示着非遗寻访收获,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分享。他们绘声绘色地分享在山东手造感受传统技艺创新融合的震撼,以及在百花洲与传承人交流、看传统工艺现场制作的新奇体验。当与传承人面对面时,同学们被那些专注投入的神情和精湛绝伦的技艺深深震撼,传承人们讲述的每一个关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都如同点点星火,点亮了对非遗认知的天空。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将非遗寻访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展现,不仅领略到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更在彼此心中种下传承与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吸引,主动投身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
趣逛非遗市集
在非遗市集上,家长和同学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探索之旅。大家不仅欣赏了精美的鲁绣、叶雕、盘纸、面塑和剪纸等传统技艺,还亲身体验了糖画的绘制和香囊的制作,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同学们在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互动中认真学习,对鲁绣的细腻针法、叶雕的精巧构思、盘纸的立体美感、面塑的生动造型以及剪纸的独特韵味有了更加真切和深刻的认识。
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非遗的魅力之中,重拾了久违的童趣。这场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更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的距离,为“多彩非遗进校园,文化根脉共传承”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场非遗进校园活动中,鲁绣、叶雕、盘纸、面塑、剪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校园。同学们近距离欣赏鲁绣的精妙针法,感受叶雕的自然意趣,惊叹盘纸的创意造型,对面塑的活灵活现赞不绝口,也沉醉于剪纸的传统韵味。活动虽已落幕,但传承之路刚刚开启。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热爱,让非遗在校园落地生根,在新时代绽放全新光彩 。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