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学校动态 >职业院校

中建三局赴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座谈交流智能建造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4

/ 05/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刘佳琦 通讯员 张国强 邹月玲 报道

  中建三局是中建集团的核心骨干企业、排头兵企业,年合同额逾90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素以技术领先优势承建“高大精尖工程”著称,是国家科技创新企业,近年来以其独创的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体系蜚声全国。2024年5月21日,中建三局副局长、总工程师侯玉杰在山东省住建厅举办的“住建大讲堂”授课之后,应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殷涛邀请,带队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就智能建造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与骨干教师座谈交流。

  侯玉杰认为,智能建造是数字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建筑业生产力巨大进步的重要依托,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程投资和建设领域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须找寻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筑领域以往搞科研,大多是单项产品、单项技术或某一方面的创新与推广,虽然有成效,但不够显著。中建三局通过到航天、中核、中船、中车等国家大型企业学习,为智能建造找到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就是科学泰斗、“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先生首创、倡导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方法,也是上述几家国家大型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所采用的组织方式。

  侯玉杰介绍,中建三局发展智能建造,主要做法有三:一是科技创新引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企业为主导,以高效率工程建造、高质量建筑产品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企业诉求以及行业难点、堵点问题为导向,以建筑行业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组织跨学科、跨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技术研发,对技术路线及手段、建筑构件及部品、构件生产装备及工程机械设备、运营管理软件及信息平台等,开展系统化、集成化的有组织科研,同步推进组织变革、产品变革、管理体系变革、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中建三局提出了9项重大课题,按上述思路和方法,仅用一年时间,8项课题已达预期,另外1项课题经微调方向后已走上良性轨道。二是构建标准体系。在已形成的科研成果基础上,经过一年时间转化为中建三局的十多项智能建造企业标准,其中《建筑产业全生命周期模数化协调导则》等三项标准被批准为湖北省地方标准。三是开展项目示范。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法建造示范项目,在工程建设和构件生产实践中验证这些方法、技术、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从而找到短板和弱项,继而进行相应修正或改进,推动方法补缺、技术升级、标准完善直至标准迭代,形成滚动进步、连续创新、迭代升级的态势和机制。

  侯玉杰强调,开展智能建造技术产品体系研发和应用,前提是标准化、数字化,关键也在于标准化、数字化。没有标准化,建筑生产各环节之间、各构件之间不易协调、难以对接;没有数字化,就无法做到精准化、智能化,不仅构件之间无法顺利对接安装,而且增加建造成本、降低工作效率。侯玉杰指出,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必须改变现行的设计和施工分段发包、承包的工程组织管理方式,实行工程总承包,哪怕是工程联盟也可以,就是一定要有一家牵头单位,方能协调好工程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等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关系,智能建造才能名副其实。侯玉杰强调,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应当通过三维正向设计、模拟建造、智能加工、装配施工这条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四化、四无”,就是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施工现场无材料切割、无生产废料、无环境污染、无人身伤害,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设计、加工、施工等生产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及风险,彻底消除工程结构安全隐患、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和人身安全事故。侯玉杰讲到,完成工程项目的三维正向设计时,不仅可以轻松计算出所需材料、构件、部品的数量、规格和尺寸,而且通过在软件或系统中嵌入材料、构件、人工价格,即可轻松生成工程造价清单,实现工程材料及价格的公开化、透明化、可视化;另外,通过中建三局研发的“滴滴打工”平台,工程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可以免费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工人可以免费发布供应信息,还可自主响应和认领设计、施工、劳务等任务,不仅解决了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分包及用工难题,还使工程掮客、包工头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新的工程建设运行方式,推动建筑产业供应链重组、产业链再造、价值链重塑,是建筑行业的颠覆性创新、历史性变革、整体性重构。

  侯玉杰介绍,中建三局已研发应用了全球首创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作业集成平台、智能建造一体化集成平台以及基于5G的塔机远程控制技术,研制成功并应用了轻型造楼机、住宅造楼机和空中造楼机,还研发应用了造塔(桥墩)机、造桥(桥梁的桥身)机、造厂(工业厂房)机、造岛(核电站混凝土安全岛)机,并投资建成投用了钢结构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水电管线构件工厂、内装构件工厂、外装构件工厂,一些工厂已实现模块化、自动化生产。

  侯玉杰认为,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对于建筑类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智能建造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应该紧跟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按照企业现实和未来需求,根据人才培养规律,设置课程,编撰教材,建设实训基地,请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到校授课,方能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建筑业教育链、人才链。侯玉杰邀请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有关人员到武汉实地参观考察,希望与我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方面紧密联动,共同商讨双方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殷涛主持座谈交流并代表学校致辞,向莅临学院的中建三局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殷涛曾经长期在省级住建部门主持工程建设管理、建筑节能和建设科技工作,并专程到中建三局考察学习过先进经验。殷涛对中建三局“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积极探索和骄人业绩表示高度赞赏,对侯玉杰的深刻见解、宏伟思路和务实举措表示高度钦佩。殷涛希望,中建三局与学院在人员交流、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工程建设见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将学院培育为中建三局在山东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基地。殷涛要求,学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都要积极主动、认真深入地学习智能建造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全力配合中建三局做好相关工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社会服务范围夯实业务基础。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强简要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以及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建设情况。学院2019年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智能建造技术方向,2021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批开设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已经建有 BIM 研究工作室、智能建造实训室、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室,能开展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测绘、智能检测与监测、智能施工与管理等综合实训。

  中建三局副局长、山东分局局长仲崇涛,中建铁投副总工程师周晋筑,中建三局科技部高级经理洪苑乾,中建铁投技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书国等8人参加座谈交流;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庆堂,各系部处室主要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等20人参加座谈交流。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