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为全力推动社区困难群体帮扶工作从传统物资援助,迈向综合服务赋能的新阶段。1月10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于聊城市水木清华社区成功举办“希望之光,助力蜕变”实践活动。
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走进社区的每个角落展开需求调研,切实走进困难群体的家中,以真诚的态度通过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受助者在生活各方面的实际困境与迫切需求。依据调研结果,志愿者携手社区负责人为社区困难群体精心准备了营养食品、生活必备日用品等物资。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志愿者耐心与每一位受助者交流,认真倾听其心声,仔细询问受助者在生活中遭遇的难题,确保每份物资都能精准满足受助者当下的实际需要,传递出温暖与关怀。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针对社区中有再就业意愿的受助者,志愿者与社区紧密协作,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讲座,让受助者在学习中逐渐积累信心,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为重新融入社会就业市场做好充分准备。对于社区内的残障人士群体,志愿者联合社区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方案。根据每位残障人士独特的身体状况和个性化需求,社区邀请医护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他们强化身体素质。志愿者组织开展社区青少年陪伴残障人士参与户外活动,让残障人士有机会走出家门,拓宽视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志愿者们积极与周边商户沟通协调,凭借对残障人士能力的了解,为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争取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收获尊严与自信。同时,为了丰富残障人士的文化生活,志愿者携手社区举办了精彩纷呈的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在交流会上,志愿者积极分享自己爱读的书目,引导残障人士互相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大家在交流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也让残障人士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此次实践活动社会实践队伍与水木清华社区的深度合作,构建起涵盖物质保障、技能提升、精神文化滋养和社会融入支持的综合服务体系,为社区困难群体点亮了生活的希望之光,有力推动了社区向和谐、温馨、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志愿者陈泓羽表示,社会实践不仅是健康关怀的补给站,更是乐观生活的加油站,“以往单纯的物资援助虽能解一时之困,但如今的综合服务却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看到曾经迷茫无助的受助者在我们的帮助下逐渐掌握技能、融入社会,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我们坚信未来社区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同迈向美好的生活”。(通讯员:郭兴怡)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张立花
审签:
责编:张立花
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