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切换城市]
众众网全国页 经验分享:唐骏的奇正之道

经验分享:唐骏的奇正之道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0-02-10

小编为您介绍唐骏的奇正之道,希望对您有帮助。

  CEO若不想被老板抛弃,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曾无数次声称“做人要简单,做事要勤奋”。然而,仔细研究唐骏的求学和职业历程,实际上他做事的套路一点都不简单。
  唐骏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身价超过10亿的“天价CEO”,之所以跨越中日美文化,能跨越外企与民企巨大的鸿沟,能成功游走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中国超级富豪陈天桥、陈发树之间,均因暗合了孙子兵法的“守正出奇”之道。所谓“正”,唐骏能做,大家也能做的,唐骏不会在上面发力求大业绩;所谓“奇”,就是其他人包括老板做不到的事,唐骏想得出来,并且做得出来。在微软,唐骏因为提出并实现了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新开发模式,这个“奇招”使其获得了微软管理层乃至比尔·盖茨的认可,并成功晋升;在盛大和新华都,他的“奇”是做老板做不到的事,使挑剔的民营老板也不得不另眼相看。
  “如何才能做CEO长青树?”围绕此问题,唐骏以他独特的智慧与经验,就当前职业CEO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展开了对话。
  天价CEO空降术
  问:很多民企老板,用人都有特定目的,比如盛大陈天桥请您,首要目的是利用唐骏微软中国总裁的符号,方便即将赴纳斯达克上市的盛大跟美国投资者沟通。但很多民企请高管,往往用了一年两年,没利用价值,就解聘或减薪,对此,职业CEO该怎么办?
  唐骏(《经理人》客座总编辑):这是人的本性,用完就会丢弃。如果职业CEO不想被老板当一个东西丢弃,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我在微软的时候,聘书是没有期限的。我到盛大之后,接到聘书,当时我很吃惊,怎么聘期才一年呢?后来才了解到,这是民企普遍现象。民企请你,第一年肯定是很有用的,比如我,第一年对盛大肯定是太有用了。但第二年可能就会变成公司的问题,因为一年就用完了你的经验,你的社会声望,以后可能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因此,民企宁可给你一大笔股权或一大笔钱,但用完就丢弃了。作为职业CEO,怎么办?不能吃老本,只能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了解行业,做一些民企老板和其他高管做不了的事情,让他对你有依赖,这样就不会像旧衣服一样被丢弃了。
  问:了解行业很重要,我注意到您从软件业到网游业,再到新华都横跨零售、矿业、地产、旅游等多元化行业。不断地换行,很多CEO空降,一年两年都入不了行。您到了新行业,谁也不认识,如何快速掌握行业发展规律?
  唐骏:首先是学习,要沉到业务一线学习。比如,我到了盛大,要到最底层学习,跟程序员讨论,去到网吧了解市场。现在做地产,我到朋友的地产公司去了解,看看地产行业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它的运营成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等是多少,才有可能赚到钱,也要了解这个行业的猫腻、行业潜规则是什么。其次是要放下架子,要喜欢所从事的行业。到了新的行业,CEO要变成学生,一旦把架子放下来后,从零开始学,也没什么。当你投入进去后,一定要对它感兴趣,要喜欢这个行业,甚至要强迫自己喜欢这个行业。比如矿业原来我没兴趣,现在觉得很有意思,有色金属,铁矿,镍矿,铜矿等,对全球整个矿业结构,都有了解。
  问:但是,您天价空降,企业内部员工可能以怀疑眼光看着您,甚至还防着您,而老板又希望您赶快一个月、三个月,顶多一年要出业绩。上下压力很大,您向谁学?怎么快速学?
  唐骏:我空降到新的企业,首先不是要在专业上出业绩,而是在能力上、管理上出业绩。比如,到了新华都,在矿业专业上,原来的高管已经很懂了,不需要我去做了。我要出业绩,一定是在我熟悉的运作公司上市、运用我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上出业绩。学习业务,我不需要在新华都公司里面去学习,不然,员工会说,“你一个老总,怎么连基础知识都不懂?”我在公司外面学习,因为全中国不止新华都做矿业。“偷”外面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经验,最后就变成了唐骏独特的经验,就能创新和引领公司走在产业的前沿。
  500强高管的新出路
  问:在中国,不少外企高管遇到很大的职业瓶颈,他们做到中国区总裁后,往往很难再升上去,而同时又面临比他更年轻、性价比更高的年轻高管的替代压力,有的卸任后很多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民企又不适应。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唐骏:500强跨国企业的高管,在自己公司有瓶颈,而到了其他外企,往往更有瓶颈,很难有机会突破。同时,中国民企缺高管。中国民企,以往靠做资本运作和市场运作赚钱,还没有进入管理层面。到哪里去找真正懂规范管理的?显然是在500强做过管理的高管。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多外企高管去民企做管理。但这要一个过程,前提是,外企高管要适应民企,心态要调整和变化。我从微软到盛大,差异很大,从同样是民企的盛大到新华都,差异也很大,这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去适应,不要照搬以前做法。同时,民企老板也要意识到,他们如果真要做强做大,做百年老店,太需要懂管理的人来帮助,需要外企高管空降,他们的心态也要调整和变化。
  问:但并不是所有外企高管都能适应民营企业的。他们如何能判断自己能否适应民企老板和文化?你说老板面试你,也是你面试老板的过程,你如何面试未来的“老板”?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