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一男生上吊自杀 一年前自杀未遂

2013年10月16日 18:09作者:来源:燕赵都市报

(摘要)近期,河北北方学院一男生上吊死亡的事情被曝光后,大学生自杀事件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都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固有的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

  (摘要)近期,河北北方学院一男生上吊死亡的事情被曝光后,大学生自杀事件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而从调查来看,北方学院自杀学生在一年前就自杀未遂。专家呼吁,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

事发后,小陈的宿舍被贴上封条,舍友搬离宿舍

  事发后,小陈的宿舍被贴上封条,舍友搬离宿舍

管理宽松的男生宿舍

  管理宽松的男生宿舍

  大学生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为此,东莞一所高校甚至和入学新生签订《大学生自杀免责状》,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观点称,大学必须对学生安全负责,不能通过一直书面协议推脱社会责任;一方则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自杀行为不能让校方承担。

  从发生案例的调查上发现,大多自杀者都存在心理上的抑郁症。《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

  对于大学生自杀事件,目前教育部门一般不向专家通报,不作个案研究。只要家长不闹,事情就大事化小了。然而单方面的逃避和封堵对解决和减少大学生自杀并没有一点益处,悲剧案件仍在发生。

  河北一高校大学生自杀身亡

  2013年10月2日晚,河北北方学院一大二男生小陈在寝室上吊身亡。

  日前,记者前往该校采访。发生悲剧的寝室已经被封锁,贴上了封条,室友们都转移到了其他寝室。记者在校园里走访时,被问及的学生无一不知此事件,而曾经的室友们却拒绝记者的采访,他们表示不愿意再提和自杀事件有关的各种问题。

  随后,记者从河北北方学院校方了解了相关信息。自杀的学生小陈系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201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班学生,四川遂宁人,父母在浙江宁波打工。

  2013年10月2日晚6点多,同宿舍同学从北京回到宿舍发现宿舍门被反锁,知道陈磊“十一”放假期间留校,以为陈磊在宿舍睡觉休息,所以一直敲门,但没有任何回应,感觉到很蹊跷,于是便从隔壁宿舍借了一个凳子从门头窗查看宿舍内情况,由于天色已晚,光线发暗,隐约看到陈磊在阳台晾衣架上吊的情形。

  该同学立即报告了宿管老师,宿管老师从门头窗查看再次确定。为了挽救生命,宿管老师和学生们踹开宿舍门进入宿舍,但是陈磊没有了生命体征。

  6:20拨打120急救,医生确系陈磊已经死亡。同时报110,南站派出所和高新区刑警支队到达现场调查取证。

  知道此事后,学校相关领导、辅导员老师第一时间都赶到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目前,刑警队正在做尸检,对事件做进一步调查;学校积极协助其办理相关事宜,做好该事件的善后工作。

  该学生曾有过自杀行为校方格外关注

  据了解,小陈曾经有过一次自杀行为,未遂。2012年9月4日新生军训第一天,小陈就因为流鼻血不止被辅导员及时送往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医院采取一系列止血措施后,鼻血还是止不住。检查中,医院发现小陈体内存在一些有害物质,询问得知,小陈在入学前曾服用老鼠药自杀,幸亏发现及时,经抢救挽回了生命。当时,医院给出的结论是凝血功能异常,担心血液病,医生建议立即转院北京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学校各级领导都特别关心小陈,积极联系医院和各科医生组织会诊,控制病情。在附属医院急诊住院3天后小陈的父亲带他到北京检查,排除了血液病。

  从北京回来后一周,小陈完全康复,恢复正常上课和学校生活。在其生病期间,辅导员、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他,陪他聊天,耐心地对陈磊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

  据介绍,由于小陈本身家庭困难,而且入学后身体发生过异样,曾有自杀行为,所以,辅导员经常找小陈宿舍的同学谈话,督促他们对小陈多关心与照顾。同学们也做得很好,小陈也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在评选助学金的时候,了解到小陈家庭本身就不富裕并且还生病住院,对陈磊进行了特殊照顾,大一学年获得一等国家助学金,大二学年准备给他一等国家助学金,竭尽所能帮助他。

  据辅导员贺老师介绍,小陈大一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辅导员、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为此小陈的父母对辅导员很感激,在今年教师节当天小陈的母亲还打来电话表达他们全家的感激之情。今年中秋节,贺老师和几个学生以及小陈还一起共度中秋夜,小陈还给辅导员发来中秋祝福短信,至今这条短信还保留在辅导员的手机上。

  学生不爱沟通喜欢看心理方面的书籍

  该学院副书记赵华老师告诉记者,小陈发生意外后,其父母次日便赶到学校,心情极度悲痛。与其母聊天中,赵老师大概了解到,小陈的父母常年在浙江打理小生意,小陈过去也随父母生活,高中为了参加高考,按照户籍报考政策必须回原籍,所以才离开父母回到老家。而正是这三年,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少了,每次打电话或放假回家,父母问及小陈的学习和生活时,小陈都已“知道了”、“别管了”“行了行了”来回应父母。家长觉得一直都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亲近。小陈的突然离去让父母痛心疾首,因为在家乡,传统的观念是,很少有孩子上大学,几乎都是早早的打工赚钱了。小陈能上大学,是孩子的努力,也是家长的坚持。原本非常高兴的事,没想到以悲剧收场。

  对此,河北北方学院宣传部部长孟悌清说,出事后,他和学生们以及辅导员了解了些小陈的情况,才知道小陈平时性格相对孤僻,不爱说话,喜欢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不过,在出事前,孩子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孟悌清透露,小陈留有一封遗书,当时警方带走了,后来交给了其父母。内容无从知晓,因为其父母拒绝介绍采访。据孟悌清透露,小陈的父母10日离开张家口,尸体正在尸检。

  孟悌清认为,小陈的悲剧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曾经是留守孩子而造成与家长沟通不够,那么高考的户籍报考制度也是诱因之一;尽管辅导员和同学们平日里对小陈本就格外关心,仍然挽留不住小陈,小陈的心理问题如何发现和治疗也是需要高校思考的问题。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满德利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