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实践经验

2017-06-05 13:01:00 来源: 东营职业学院 作者: 周永

  东营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单位。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建设,着力建设具有先进理念、时代精神、地域特点、职教特色和大学品位的学校文化,开辟了一条鲜明的特色校园文化之路。

一、建设背景

  1.实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建设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必须整体设计、深入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全面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

  2.实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人文熏陶,全面、系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3.实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建设是高校德育综合改革的基础工作。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职业教育需要提供两个公共产品,即能够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并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这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任务”。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自觉的团队意识、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厚重的人文修养。高校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生活、文明、审美等方面人文素养教育,完善育人工作机制,深化教育效果,对于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建设制造业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建设基础

  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建设,在我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基础,整体工作走在全省职业院校最前列。

  1.项目研究深入系统。近10年来,我校立项省级思政、人文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分年级分专业系列化教育研究”等2项,出版《高职学生工作研究》、《高职大学生成长指导》、《高职大学生分年级分专业系列化教育研究》、《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等著作6部(其中获省级一等奖著作4部),发表论文30余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原则、组织模式等作了系统深入探讨。

  2.教育实践成效良好。学校始终坚持重在实践的原则,扎实开展学生思政、人文主题教育活动。自2008年起开展公寓文化节活动,组建残疾大学生“飞翔社”开展“飞翔行动”;2009年成立大学生得正公考教育研究会,有针对性开展学生公务素质教育;2014年起探索学生主题班会项目化、课程化、系列化教育模式创新;2015年起实行校园文明网格化示范管理;2016年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改革等。

  3.文化育人效果显著。学校注重社团建设,2015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共有学生社团178个,2016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7项,其中国家特等奖2项。注重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在学校文化墙制作各类展板3000余块,自2015年起实行校园文明网格化示范管理,实现了校园文明管理工作全方位、无缝隙。注重网络平台建设,打造包括学校官方微信、新浪官方微博、学校百度贴吧的“两微一吧”新媒体体系,开展线上线下育人互动活动。学校先后在全省高校教育与管理年会、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等大型会议上,就大学生德育工作、公寓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学生工作研究创新等主题,做了8次典型发言。2008年12月,学生工作处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十佳集体),是受到表彰的唯一高职院校。

  

     表1:学生思政、人文教育成果一览表(2006年-2016年)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实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以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教育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品牌活动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教学融合、人文素养教育与主题社团建设衔接为基本路径,建立科学、高效、实用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机制,实现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化、项目化、系统化、信息化、实时化,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湛技艺、创新本领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建设内容与措施

  1.构建“人文素养+工匠精神”教育平台。创新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推进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新手段、信息传播新形式的高度融合。建设“青春·东职”专题网站,整合教育资源,组建网上团队,开设青春导师、青春工匠、青春团队、青春梦想、青春论坛、青春风尚、青春网红等系列专栏,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选修课程、网络互动学习等,将学生、社团、课程、导师紧密联系,把教育与服务融会贯通,为校内外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线上线下指导和服务。

  2.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专业课教学。全面推行课前5分钟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每堂课明确一个教育切入点,使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教育同向而行,列入教师教案、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由单纯专业教学向“专业课+思政教学”的转变,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充分挖掘知识创造、生产背后隐藏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推进思政课教育形式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价值引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实行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与社团建设相互衔接。一是扎实有效的人文素养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要求,围绕思想素养、生活素养、文明素养、审美素养等四方面内容,设计24项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在校三年,分模块参加四个专题学习、研究和体验,每月1项,每年8项。学生参与活动面达到80%以上。已结集出版人文素养教育教材《青春修炼手册》和职业素质培训教材《迈向成功的100级台阶》。二是加强人文社团建设。围绕24项人文素养主题教育,组建“研究型、学习型、服务型、实践型”四位一体的24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一名骨干辅导员做导师,吸收学生广泛参与,负责主题内涵研究、教育资料收集、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成果展示等工作。实行社团活动项目责任制、活动经费奖惩制、活动方案竞标制、活动成效考核制,形成了良好工作运行机制。

  

  

  图1: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体系

  4.实现教育基地建设与创立品牌活动有机统一。一是建立互动共享式的10处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包括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孙子文化园、东营市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东营湿地博物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自然文化教育基地,石油科技展览馆、石油装备展览馆等科技文化教育基地,校园安全展览馆、校史馆等校园文化教育基地。与校外教育基地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将校外教育基地资源引入到校园之中,通过举行专题图片展、文物展、专家报告会、征文比赛和社会调查等,深化活动效果。二是开展内涵丰富的10个主题教育品牌活动。树立精品意识,立足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突出“创”文化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倾力打造10台主题教育品牌活动。包括青葱的舞台——“开学季”艺术展演,创意的花蕾——“创”文化毕业生设计成果汇展,遥远的诗意——国学经典诵读,生命的天籁——古典音乐欣赏,文明的神韵——地方戏曲专场,永远的记忆——红色经典传唱,跃动的力量——传统舞蹈专场,指尖的传承——传统手工体验,美丽的光影——校园摄影图片展览,灵动的笔墨——中国书画展览等。每个品牌活动每年都安排专场展演,大学生每月都能参与或观看一台高水平文化活动,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品位,将精品活动推向社会,深入社区农村展演,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5.注重“创”文化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以学校“创”文化为统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刻进学生心灵,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精益求精、守正敬业、崇尚技能、传承创新”精神的优秀专业人才,塑造学生心灵和品格,提高学生生存、发展技能,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一是培养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开展专业设计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制作优质实验实训作品,组织毕业生专业设计成果汇展。组织学生定期到合作企业和教育基地外出学习和考察,开展创新性产品制作、手工艺品制作等,培养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产品精雕细琢,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意识。二是铸就守正敬业的优秀品格。组织“中国梦·青春梦”论坛,教育学生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做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学生做新时代优秀工匠;注重团队意识构建和礼仪学习,培养学生在工作团队中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的工作品格。三是打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以学生公寓和教学楼为文化建设主阵地,以崇尚技能为主要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彰显工匠精神,建立2个系列校园文化展示平台,包括学生公寓专业文化主题墙(8个主题)、教室专业文化主题墙(8个主题)。在各专业组织师生开展工匠精神探讨活动,组织工匠文化大讲堂,探讨工匠精神深刻内涵,形成专业核心文化理念。四是倡导传承创新的先进理念。选取社会大工匠案例,组织学生积极学习大工匠追求极致和传承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研究实践,在全校开展“校园小工匠”评选活动,在学校倡树传承工匠精神的风气。

  东营职业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初步打造了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凝练人文素养教育成果,成为全国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典范。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