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2016-05-06 16:4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一、学院基本办学情况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铝行业系统内唯一的高职学院。学校坐落在齐国故都、聊斋故里、足球起源地、陶瓷名城、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淄博市。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的主办方是中国铝业公司,由山东铝业公司实施管理。中国铝业公司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和第五大铝加工材供应商。在央企中排27位,世界500强企业榜上、最新排名为227位,是一个值得信赖、经济实力雄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央企。山东铝业公司是中国铝业公司的全资公司,1949年建厂,是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摇篮”, 是国家“两弹一星”的功勋企业。总资产规模100个亿,有二十八家成员企业。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当时叫五〇一业余工学院。1998年被教育部批准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院。2005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自学本科试点高职院校。2012年7月,全国首个由中央企业牵头组建的紧密型、行业性职教集团——中铝职教集团在我院挂牌成立。同年,12月学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12年,教育部组团来学校调研,副部长鲁昕对学院“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办学特色称颂不已,认为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极为相似,花开两地、各自芬芳。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0人,专任教师280人,中高级职称256人。学院占地750余亩,图书馆藏书(纸制)38.78万余册。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互联网学院、经济管理系、冶金化工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实训中心共10个教学部门,拥有数控技术、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技术、电气自动化等29个专业。建有数控加工实训室、化工仿真实验室、ERP实验室、工控网络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50余个实验实训室,与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天津中西机床培训中心、山东东岳集团、山东恒邦集团等70余家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面向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甘肃、青海、黑龙江、江苏、四川、陕西、贵州等20余个省份招生。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教育先进单位、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优秀鉴定站等荣誉称号。

  二、办学特色

  (一)校企相融,产学互动

  学院坚持“依托企业、立足行业、面向全国、围绕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努力探索企业办职业教育的规律,发挥校企一体化的办学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链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产品链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在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院积极拓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入迅腾国际、中德栋梁等企业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两个,并结合专业特点要求,经实地考察协商,2015年新签校企合作协议书(有效期三年)的企业12家,使学院校企合作单位达60余家,基本满足学院各专业认识性实习和顶岗实习要求。学院在行业内部还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山东省的有色金属行业——南山铝业、魏桥创业、信发铝业、恒邦冶炼等公司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二)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学院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组织开展大规模学徒拜师仪式,形成“1对1、1对多、多对多”的名师带高徒培养模式,并引进各学科专家、工程师和能工巧匠在校建立技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利用双方优质资源共同开展产学研开发孵化。

  (1)创新“双主体”育人模式。学院在积极推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共同开展技能培训考核,共同完成实习、就业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又积极创新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努力构建企业是第一主体,学校是第二主体的“双主体”育人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学院按照专业教学和企业学徒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改善校内外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实践教学优势,校企共同按照生产情景模式进行系统化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学院现已建起54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场地。并与歌尔,博信集团,日照钢铁,青岛地恩地等8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学生顶岗协议书,建起了6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在知名企业学习深造的机会。学院电气工程系通过专业与生产岗位对接,把工业网络专业的教室建在了山东铝业公司动力厂的车间里,真正实现了企业第一主体育人作用。学院与万成公司共同建起的“中铝山东企业焊接培训基地”和“武远东创新工作室”就设在企业内部,不仅为学生拜名师学艺打开方便之门,而且,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技艺传承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2)努力实施“双导师”教学模式。学院组建了由校内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由学院老师担任学生的理论导师,由企业一线的专家、工程师、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担任学生的技能导师,共同完成学院的教学任务。学校课程均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主,由理论导师负责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评价。由技能导师负责专业技能操作培训教学与考核评价。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主要采取做中教,做中学,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

  各专业建起了以技能名师为带头人的教科研团队,并创建了多个《技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将中铝公司一批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骨干,专家,技术能手聘为学院的客座讲师和客座教授,技能名师参与人才培养。学院还聘请国内著名氧化铝专家温金德、马玉成,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徐鸿、张鹏,全国技术能手祁彦利,高级技师李再生、曹德振,孔庆伦等多位名师到校讲课、做报告,积极开展岗位带徒、传承技艺、弘扬新德,取得良好效果。这一做法使同学们可以零距离地与名师直接交流学习,使学子们可以轻松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享现代科技成果,缩短了学生成材的时间和程序,拉近了与先进技术的距离,彻底改变了那种“黑板上开机器,作业本上出产品”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的迅速成才打开了成功大门。

  (3)努力推进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习模式。学院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课程,在校内教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参加企业岗位生产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在企业生产一线当学徒,采取一师一徒、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灵活交替方式从师学艺,实现名师带高徒的教学效果。在企业名师的示范指导下,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徒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生产操作技能并积累实践工作的经验,再回到学校课堂,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样,通过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与企业的交替学习,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的不断提升。学院冶金化工系和电气工程系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学徒期间,不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还学习到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徐鸿独创的“优比沉降槽操作结合”和“分砂产量最佳控制法”;高级技师李再生独创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法”;能工巧匠孔庆伦独创的“巡检维护先进操作法”等多项先进技法和独门绝技。使同学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手艺,树立起“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思想。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学习,使同学们入校就能成为名师的高徒,练好本领就能拿到优质的就业门票,走出校门就具有成功者的素质和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集团化办学

  学校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在教育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7月牵头成立了中铝职业教育集团,对集团化办学的制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集团整合中铝公司内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区域中高职衔接,专业服务产业,构建贯通中铝公司核心业务、覆盖员工职业生涯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铝公司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虽然集团暂时没有“产权”方面的合作,但也存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和共享,为今后的多元产权合作打下了基础。下一步,中铝职教集团实行各成员单位投资、吸收社会资本投资,以产权为纽带,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办学法人实体,实行董事会制,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行业特色明显、品牌优势突出的示范性职教集团。

  我院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我院意在构建中国新型职教体系过程中探求企业办学的育人新模式,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按照企业要求塑造学生。

  (四)强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院目前拥有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财务收费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学生报到收费系统、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等多类信息系统,另外学院还拥有官方网站、各系部信息发布平台,开设了省、学院精品课程群,省、学院特色专业门户网站等平台,学院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加大信息资源投入,实现学院网络资源有线和无线全覆盖,同时完成教室、实验室的多媒体及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在线学习资源。

  学院在拥有以上信息服务系统和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应根据学院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学院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教学资源为核心,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满足学院教职工办公、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动态问题过程化,归纳总结对比化,知识查询快速化,解答问题现场化,实验过程模拟化,学习过程游戏化,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在学院已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结合学院成立“读书会”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对具有条件的课程进行微课教学研发,积极参与省级微课竞赛,提升学院所开设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和教学资源,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加强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添置高性能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等硬件设备,为信息系统提供运行环境,建立适用于学院的云平台系统,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对学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数据管理,建设统一的应用平台,以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资源的互通共享,使教学课程整合统一规范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