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布局 让职教为经济为民生服务

2015-05-07 21:42:00来源:www.sdvae.com作者: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态势与需求,应当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参照与考量。要进一步思考、探讨重置、优化我省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使之与经济社会布局结构相吻合,提高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益。

  【诸多结构的失衡或缺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桎梏或瓶颈。出路何在?良方如何?答案只有一个:转方式、调结构。时代的发展、经济的更张易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结构上来。比如三大产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经济结构、工农业产品价格结构、产业要素结构(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居民支出结构(恩格尔系数)、社会贫富结构(基尼系数)等等。可以说,诸多结构的失衡或缺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桎梏或瓶颈。因此,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转方式、调结构已成为促增长、保民生的朝野共识。

  近一个时期,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出现了“民工荒”。报载:广东东莞市的劳动力缺口就达200万人。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长也坦承,该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用工荒。我省青岛、烟台、威海也或轻或重地出现了这种现象。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大多数人惊呼“民工用提薪倒逼用工”的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却读懂了内在的奥妙:“用工荒”的本质其实是人才结构问题,人力、人才与用工岗位严重不对称。即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步走向穷途末路,未来我国经济将走上从投资拉动转向人才推动之路,人口红利必将让位于人才红利。另外,欧美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长期甚嚣尘上。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外国用较少的货币买到更多的中国商品和服务。对中国来说,则意味着成本增加。所以,传统的初级产品和服务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冬。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投资、出口这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都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出路何在?良方如何?答案只有一个:转方式、调结构。时代的发展、经济的更张易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尊严,就要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上下工夫,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我省职业教育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改革,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层次较为齐全、地域布局较为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存在问题甚多,有些由来已久、根深蒂固,长期为坊间所诟。有些是改革中由于利益调整引发的新的矛盾。

  就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来说,失衡或缺失问题仍然存在,有些甚至还颇为严重,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表述: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对于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适应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纲要》也提出明确、科学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职业教育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平面结构两部分。垂直结构系指职业教育的初、中、高级结构,是反映职业教育体系初级、中级、高职以至博士的层次结构。平面结构更复杂些,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布局结构,即职业教育的地域分布;二是专业布局结构;三是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结构,即学历与非学历形式结构。这是职业教育的宏观结构与中观结构,我们所研究的即是这些关系到职业教育效益、效率的重大课题。

  我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稳步发展,锐意改革,有些已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一些普遍存在的痼疾,我们也有。另外,由于我省改革的审慎或相对保守,职业教育布局改革尚不明朗,路途遥远。一是层次体系问题。到了高职阶段,职业教育就“望断天涯路”,走到了尽头,未能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当然,这也是全国性的问题。二是区域布局体系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落实国家关于省、市两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市级职业教育布局统筹职能发挥不够,统筹能力较弱。三是职业教育结构“雷同”。在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的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尊严,就要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上下工夫,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创新之路。

  【如果以路、车来比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制、制度就像路,体制的宽严、约束的力度大小是影响职业教育之车行进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机制、结构、方式就像车本身,机制、方式的灵钝、结构的优劣是职业教育之车行进的根本。】

  如果以路、车来比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制、制度就像路,体制的宽严、约束的力度大小是影响职业教育之车行进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机制、结构、方式就像车本身,机制、方式的灵钝、结构的优劣是职业教育之车行进的根本。车况好,路况稍差,问题也不大。但车况不好,路况好也不行。所以职业教育要想“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同时解决体制制度与机制、结构、方式即“路与车”两个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解决“车”自身的问题。

  首先,职业教育要探讨层次结构合理、体系完善问题。长期以来所谓职业教育,就是指窄口径或狭义的初、中级职业教育。高职是这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略有完善,尚不成熟。而且现在还称之为“高职高专”,概念亦模糊。到了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就销声匿迹,为普通高等教育所吞噬。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层次完善、结构科学、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呼声与日俱增。今后,能否在某些省份、某些高校、某些专业加大试点本科、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力度与速度,真正建立日臻完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为世人所瞩目、所期盼。

  其次,要真正落实省、市统筹规划职业教育的职能与责任。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办学责任、管理职能、发展规划的科学厘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改革大势。市一级区域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结构比较完备,本级政府有条件、有能力对本区域职业教育进行布局、结构的科学配置。但这几年的运行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与国家的要求和市级政府职能的发挥尚有一定距离。山东经济社会在未来,将着力发展“蓝”、“黄”两极经济。“蓝”就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半岛,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巩固强势,引领山东经济。“黄”就是沿渤海经济欠发达的东营、滨州、德州等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生态经济。这种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的态势与需求,应当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参照与考量。否则,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又体现在何处呢?因此,要进一步思考、探讨重置、优化我省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使之与经济社会布局结构相吻合,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益。我认为,一要把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范畴放大,把传统的为本地经济服务拓展开来。东部经济较发达区域的职业教育,应把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有步骤地升级,重点发展、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及有关的专业。中部区域职业教育领域应继续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强化机电、化工、轻工等常规、骨干、支柱专业建设。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应以劳务、初中级技术人才输出和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为主,为家庭脱贫致富与直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都是保民生、促增长的应有之义。所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一刀切,并不是平均增长,而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为所需、学为所用。二是各区域(市)所辖各县,要继续建好县职教中心。《纲要》一个新的提法,即是“根据需要”并“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我认为,按需设学有两重含义:一个县域既要按“量”的需求来设置职业教育,又要按“质”的需求来设置职业教育的专业。县职教中心要改革现有同一化、小而全的传统布局架构,模糊行政区划概念,按照经济区域布局设置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本来应该按专业来规划设置,可是现在的职业学校基本上都是综合学校,动辄二三十个专业。今后设想,县职教中心就设几个相近专业,优势彰显,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既可增强竞争力,又可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其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探讨培训与培养的结构问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存在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重培养轻培训、重长期轻短期、重就业轻再就业的问题。在评价、评估时,培养的规模、学历教育比重总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占的分值较大、权重较高。这与时下重普教轻职教如出一辙,是社会对教育轻重亲疏价值观在职教内的反映。《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民工荒”问题其实已经折射出我们职业教育的无为与缝隙,同时,也给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空间。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进城务工、复员军人就业、在岗职工转岗、企业职工提高岗位技能、农民改变生产经营品种或方式等等,都渴求职业教育。我们的职业教育有文章可做,可以大展身手。无论中职还是高职,每个职业学校都应积极与当地劳动部门及用工企业联络、协调,及时了解用工信息、掌握相关资源,未雨绸缪,制定培训规划,选配优秀师资、组织实用教材,真正为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做贡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职业教育一定也必然谱写出更新更美的历史画卷。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情、有力地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我们职教人说,这也是职业教育职责所系,使命所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龙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