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增长分解:扩展边际、出口质量和数量

2019-01-18 10:40:00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高越、John Whalley、任永磊
  作者:高越、John Whalley、任永磊,原文20146月发表于《中国经济评论》。
  摘要:本文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扩展边际增长、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加;本文利用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对中国出口增长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中国出口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产品质量提高,而数量扩张对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弱。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正在提高,虽然提高的速度在下降。中国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出口表现远好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原因在于当面对不景气的出口市场时,中国采取了降低价格以扩大出口数量的策略;而当出口环境改善时,又采用了适度提高价格、稳步提升销售数量的策略。

  关键词:扩展边际;出口质量;出口表现

  一、引言

  最近,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增长方面。许多学者将一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扩展边际,指一个国家出口尚未出口过的商品种类,或者停止出口以前曾经出口的商品种类,扩展边际通常用来描述由于出口商品种类的变化而带来的出口变化;另一部分称为集约边际,指一个国家出口以前曾经出口过的产品,集约边际描述了由于已有出口商品出口的增加或减少而带来的出口变化。对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还有一些引申的定义。例如从国家-产品层面进行定义,将新产品出口或新贸易伙伴的出现都视为扩展边际,另外,还有的研究将新增出口企业也定义为扩展边际。

  本文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后两者属于集约边际)三个方面,从而研究中国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特点。Shi(2011)是与本文相类似的一项研究,本文至少有两方面不同于Shi(2011):一是本文以出口增长为研究重点,关注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的动态作用,Shi2011)只是进行了二元分解;二是在一些分析中,本文采用不同于Shi的分解方法来评估中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表现,而在Shi2011)中,这种衡量方式只反映了中国自身的变化。因此,本文是对Shi的研究的一种扩展和补充,并且本文得到了一些更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首先是文献综述;其次介绍了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理论背景和计算方法;然后用中国的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实证研究部分包括3个内容,首先是我们分析了1995年至2010年中国出口的总体特征;然后将1995年至2010年均分为五个时期并研究了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的动态作用;由于金融危机使三元边际发生某些特殊变化,所以在第三部分本文研究了中国在金融危机后的出口表现。

  本文具有如下重要发现:动态地看,中国的出口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正在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正在下降;中国对金融危机的第一反应是降低价格和促进销售,而金融危机之后的反应是适度提高价格和增加销售额。

  二、文献回顾

  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如Ricardian模型和标准的Heckscher-Ohlin模型,产品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产品中既没有水平差异也没有垂直差异,出口的增长只能由数量的增长造成。

  在新贸易理论中,Krugman (19791980)认为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偏好是对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解释。因此,一个想要增加其规模的经济体将生产和出口更多的商品。所以新的贸易理论强调了扩展边际对于出口增长的重要性。

  在最近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中,如Melitz (2003)Bernard(2003)Helpman(2004),出口从两个方面得到扩展,一是贸易成本的下降增加了现有出口商的出口销售,从而增加了出口,另一个是产生的新的出口商或者新的贸易伙伴,这被称为扩展边际。

  产品的价格通常用来表示产品质量,例如Schott (2008)Xu (2010)Shi (2011)。在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如在FlamHelpman (1987) 的研究中,产品因不同的质量和不同的价格被区分开来,所以出口也可以随着质量的提升和随后的价格上涨而增长。

  对于贸易增长中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作用,一些人认为扩展边际扮演着一个相对更重要的角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集约边际发挥了主导作用。Yi (2003)考虑了纵向专业化和中间品贸易。他认为可变贸易成本的下降会导致中间品贸易的大量增加,这与扩展边际相关;HummelsKlenow (2005) 采用横断面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国家间的出口差异,并发现在较大经济体的出口增长中,集约边际占60%Foster (2011) 认为特惠贸易协定对很多国家的贸易产生了影响,在特惠贸易协定形成后出口增加,而这种增长大部分发生在扩展边际。

  相反,AmitiFreund (2010) 分析了1992年至2005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模式,发现在中国出口增长中集约边际占主导地位;Helpman (2008) 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从国家层面上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发现集约边际对贸易增长起主要作用。FelbermayrKohler (2006)Eaton(2008) 也得出相似的研究结论。

  导致以上研究结论不同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因为不同的研究分析出口的层次不同,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定义也因之不用。例如,HummelsKlenow (2005)是从国家-产品层面给出定义;AmitiFreund (2010) 分析的是产品层面的出口;Helpman (2008)FelbermayrKohler (2006) 是在国家层面进行分析的;Eaton (2008) 是从企业层面进行分析的。有些研究即使分析同一层面的出口,但给出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定义也不同,所以在有的研究中归为一种边际的出口可能在其他研究中归为另一种边际。不同研究层面和不同的定义导致在不同研究中,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作用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第二,不同论文分析的国家不同,或者是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的时间跨度,因此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作用可能会不同。对同一个国家,如果我们考虑不同的时间跨度,我们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Bernard (2009) 将美国的贸易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发现贸易伙伴间进出口的变化主要是沿扩展边际发生的,但是一年以内贸易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集约边际。

  一些论文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三元边际: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产品数量的扩大很可能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这种负面效应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抵消:一是扩展边际的增长;另一个是提高质量。人们普遍认为,出口产品多样化很重要。PhamMartin (2007) 认为,出口多样化可以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新产品还能为技术进步和和生产力提高提供了新机会;出口多样化的另一个可能的好处是购买者偏爱多样化。另一种方法是提高出口货物的质量和单价。

  HummelsKlenow (2005) 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三元边际,并利用126个出口数据和59个进口国数据,对5000个产品类别进行分析,以分析大型经济体是否出口更多的商品、更大的扩展边际或更高的质量。他们发现,扩展边际解释了较大经济体出口增长的60%左右。Shi (2011)也将中国2001年和2007年对140个国家出口贸易的数据分解为三元边际,得出了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数量扩张带来的,解释了出口增长的70%左右。

  以上所有的论文在研究出口贸易分解时只关注于一个的特定时期,而且这些论文没有考虑上述三元边际作用的变化趋势。已有几篇论文做了尝试性的研究,例如ImbsWacziarg (2003)发现,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国家倾向于生产多样化,而且一旦达到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它们才开始专业化。其他论文揭示了一个国家生产的出口品种数量与其生活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 FunkeRuhwedel2001)。这意味着三元边际的作用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

  类似于Hummels and Klenow (2005) Shi (2011),本文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三元边际: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本文主要研究三元边际随着出口增长的动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出口复杂度方面不同,中国的出口结构与发达国家相似。Rodrik (2006)Schott (2008) 发现,中国出口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发展阶段的预期。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关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持续争论。本文还有助于评估出口扩张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质量的提高。

  三、理论背景和分解方法

  为了研究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的动态作用,我们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供给方面,我们分析的是一个最初收入水平较低但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国家。当出现贸易自由化时,根据贸易理论,扩展边际将会提高,出口数量将会增加。正如上面所说,扩展边际虽然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出口的贡献度会逐渐减下降,因为在给定6位数或者8位数国际贸易分类的限定下,留给新产品种类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少。虽然大多数研究中用到6位数或者8位数的国际贸易分类数据,但它们的细分程度还不足以区分所有的新产品种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偏好的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商品将会出现。但由于产品分类方法的限制,我们无法在扩展边际上刻画所有的差异。

  当劳动力供给充足时,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在出现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对企业来讲,获取利润的捷径就是增加已有种类产品的出口数量或者是出口已有种类产品到新的市场。当劳动力变得逐渐短缺时,劳动力成本将增加,将会刺激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来增加出口竞争力。

  在需求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可分为三种水平,首先是数量满足,其次是种类偏好,最后是质量满足。对于单一消费者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首先是关注购买产品的数量能否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才关注产品的种类并希望有更好的质量。

  所以,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考虑一国经历贸易自由化、收入增加和劳动力逐步短缺这样一个过程,受到产品分类不能无限细分的限制,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很可能会逐渐降低。由于商品质量的提高,价格的贡献可能会逐渐增加;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数量的贡献可能会减少。在本文中,我们想要研究中国的贸易是否反映了这些特征。

  有两种方法可以分解出口增长。第一个方法与HummelsKlenow (2005)相同。根据他们的方法,我们考虑中国对m国出口时,以k (本文中指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各国)为参照国。扩展边际EXm等于参照国k出口到m国的某种产品出口额占k出口到m国该种产品出口额的比例。集约边际IMm等于中国出口到m国的所有种类范围内,中国对m的出口额占参照国km出口额的比重。现在我们将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为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价格边际是中国相对于k国出口价格的加权平均,数量边际是中国出口数量相对于k国口数量的加权平均。中国的出口(相对于k)等于三个边际的乘积。考虑两个不同的时期,即t时期和t+1时期,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出口增长率和三元边际的增长率。

  在下文中,我们加总了2010年中国35个最大出口国的三元边际。从1995年至2010年,中国对这35个国家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达到85%以上。我们将首先对每一个目的国进行三元分解,之后将分解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总和。m国的加权权重为中国出口到m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

  另一种分解方法是在Shi (2011)中使用的。这两种方法是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Shi将中国的出口分成了三元边际,而HummelsKlenow (简称HK)将中国的出口 (相对于k) 分解为三元边际。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在每个实证研究中根据需要使用一种或两种分解方法。从1995年到2010年中国出口的实证研究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研究,我们使用HK的方法,因为我们可以得到中国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各国的表现。从1995年到20105个分阶段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了Shi的方法和HK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研究反映中国自身变化的三元边际的动态作用,同时也可以评估中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在同一时期的表现。

  本文使用的国际贸易数据来自BACI国际贸易数据库。BACI数据库提供了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本文的产品类别为1992年分类的5017HS产品编码。相比其他的同类数据库,BACI据库有三大优势:产品分类更加细分,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更多,价格数据的可信度更高。GaulierSoledad (2010) 描述了BACI的更多特征。

  四、分解结果

  下面我们将做3个实证分析。首先,我们研究了2010年和1995年相比中国出口分解的三元边际的变化;第二,将1995年至2010年平均分为5个连续的时期,研究了三元边际的变化趋势;第三,分析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口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表现。

  (一)1995年至2010年的变化

  Shi2011)的研究将中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分解为三元边际以研究贸易增长的特征,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分解方法——HK方法。从1995年到2010年,中国的出口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保持了显著的增长。表1的最后一行告诉我们在35个国家加总水平上的变化。中国出口(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19%。因此,从1995年到2010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扩展边际、价格和数量(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增长率分别为1.17%1.55%5.47%,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4.30%18.89%66.81%。由于三元边际的增长率都为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经历更高的价格、更多的扩展边际和数量增长。

  中国的出口增长(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主要是由数量增长驱动的,这个结论与Shi (2011) 相似。在Shi (2011)的研究中,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由其数量增长所驱动的,其数量增长约占出口总增长的70%。在本文中,年平均数量增长率为5.47%,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数量(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1995年到2010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其贡献为66.81%。因此,即使以相对的角度衡量,中国的出口数量扩张仍占主导地位。

  1 1995年至2010年中国出口增长率的变化

  

  贸易对象

  gr

  gex

  gp

  gq

  rex

  rp

  rq

  美国

  7.55

  0.74

  4.48

  2.33

  9.84

  59.33

  30.83

  香港

  2.44

  0.24

  0.94

  1.25

  10.03

  38.71

  51.26

  日本

  4.60

  0.10

  0.13

  4.36

  2.26

  2.82

  94.92

  韩国

  7.28

  0.59

  1.42

  5.27

  8.07

  19.46

  72.47

  德国

  9.64

  0.81

  1.29

  7.54

  8.43

  13.34

  78.23

  荷兰

  12.19

  1.54

  2.36

  8.29

  12.64

  19.36

  68.00

  印度

  9.74

  1.26

  -0.56

  9.04

  12.92

  -5.70

  92.77

  英国

  13.23

  0.49

  1.62

  11.13

  3.68

  12.22

  84.10

  新加坡

  7.70

  0.90

  0.98

  5.83

  11.71

  12.66

  75.63

  意大利

  9.15

  0.44

  0.86

  7.84

  4.85

  9.43

  85.72

  台湾

  4.23

  -0.93

  1.19

  3.96

  -22.03

  28.26

  93.77

  俄罗斯

  8.01

  2.17

  0.64

  5.20

  27.06

  7.98

  64.96

  法国

  9.81

  1.44

  1.97

  6.39

  14.69

  20.12

  65.19

  澳大利亚

  7.97

  2.06

  -0.36

  6.26

  25.84

  -4.46

  78.62

  巴西

  18.53

  3.11

  0.14

  15.27

  16.80

  0.77

  82.43

  马来西亚

  10.84

  1.80

  1.95

  7.09

  16.58

  17.98

  65.44

  越南

  7.40

  0.96

  2.13

  4.31

  12.95

  28.85

  58.20

  加拿大

  9.91

  2.58

  -0.10

  7.43

  26.01

  -0.97

  74.96

  印尼

  9.40

  1.00

  -1.01

  9.41

  10.66

  -10.73

  100.07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21

  1.81

  1.30

  4.10

  25.08

  18.01

  56.91

  泰国

  10.07

  1.44

  -1.17

  9.80

  14.27

  -11.64

  97.37

  西班牙

  9.25

  2.13

  0.36

  6.76

  23.00

  3.90

  73.10

  墨西哥

  20.11

  2.07

  1.06

  16.98

  10.27

  5.25

  84.48

  比利时

  9.42

  2.37

  -1.31

  8.37

  25.13

  -13.94

  88.82

  巴拿马

  11.01

  8.12

  -1.77

  4.65

  73.79

  -16.06

  42.27

  土耳其

  11.71

  4.63

  -1.27

  8.35

  39.56

  -10.88

  71.32

  菲律宾

  4.78

  3.02

  0.13

  1.63

  63.31

  2.62

  34.07

  伊朗

  10.96

  7.67

  0.41

  2.88

  69.99

  3.73

  26.29

  南非

  11.57

  1.99

  -0.37

  9.94

  17.22

  -3.20

  85.98

  沙特阿拉伯

  8.99

  1.29

  -0.09

  7.78

  14.39

  -0.95

  86.56

  波兰

  10.78

  5.66

  1.09

  4.03

  52.49

  10.13

  37.38

  哈萨克斯坦

  11.05

  3.25

  0.00

  7.80

  29.42

  0.00

  70.58

  智利

  12.52

  3.88

  0.94

  7.70

  30.99

  7.50

  61.51

  捷克

  17.72

  5.09

  1.17

  11.45

  28.74

  6.62

  64.64

  巴基斯坦

  4.50

  2.53

  2.20

  -0.23

  56.22

  48.98

  -5.20

  全部

  8.19

  1.17

  1.55

  5.47

  14.30

  18.89

  66.81

  注释:

  1.用HK的分解方法;grgexgpgq是中国出口(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增长率,从1995年到2010年分为三元边际(扩展边际、价格和数量)。定义可以在第三部分中找到,更多细节参见HummelsKlenow(2005)2rexrprq1995年至2010年出口增加的三元边际的贡献;rex计算如下:rex=100 gex/gr;该方法类似于rprq3.所有条目都是百分比;grgexgpgq列的条目是每年的值。4.计算总数时,权重是中国2010年出口到m的份额占中国出口总数的比重。我们也利用1995年的权重数据,结果非常相似。来源:作者使用BACI的数据计算。

  在三元边际中扩展边际扮演着最不重要的角色。它只占出口增长的14.30%。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来源于6位数国际贸易分类数据,它们的细分程度还不足以区分所有新产品种类,因此,扩展边际的贡献被低估了。

  对大国出口的扩展边际大于对小国的出口的扩展边际。这与出口固定成本有关,这些成本只有大市场中才能负担得起。图1和图2分别描述了一个国家的GDP和中国的出口品种在1995年和2010年之间的关系。在这两个数字中,35个国家的GDP的对数表示在水平轴上,35个国家的出口品种的对数表示在垂直轴上。这两个数据显示了扩展边际和市场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样本中,大多数大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都比小国家要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向大国出口的扩展边际比向小国出口的扩展边际要大。

  1995年相比,2010年出口到35个国家的扩展边际几乎全部增加。在这些国家中,国家越小,增量就越大。由于小国在面临贸易自由化或结构变化时,从较低的扩展边际水平开始,在进口时,它们将获得较大的增长。在图3中,201035个国家GDP的对数表示在水平轴上,而201035个国家的出口品种的对数与1995年对数的差分别表示在纵轴上。这一数字显示了扩展边际增量与市场规模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出口价格的贡献相对较小。他们只解释了18.89%的出口增长。从1995年到2010年,单位价格增长率为每年1.55%。这表明中国的出口单位价格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在增长,但只是速度慢。

  1  1995GDP与中国出口品种之间的关系

  

  2  2010GDP与中国出口品种之间的关系

  

  3 扩展边际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由作者使用BACI数据计算得到。

  (二)不同时期的结果

  我们把1995年到2010年的时间划分为5个相等的时期。如果我们将其划分为更多的阶段,同时更容易揭示变化的趋势,那么在每一个时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估扩展边际的变化。Bernard等人(2009)发现,贸易在为期一年的间隔的变化通常是由集约边际主导,扩展边际的相对贡献在几年的时间间隔内是增加的。

  首先,我们使用HK的分解方法。在表2中,在这5个时期内,出口增长率gr很高,表明中国的出口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是非常大的。就扩展边际而言,除了1995-1998年这段时间具有增长外,其他时间都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由HS-6位数分类限制了扩展边际。除了1998-2001年之外,gp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出口质量改善的速度在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质量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仍在改善,不是以增长的速度,而是以下降的速度。数量扩张是5个时期内出口增加的主要方式,其贡献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表2中是使用HK的分解方法获得的,所以只描述了中国的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特征。

  现在,我们来使用Shi的分解方法。在表3中,除了在某些时期内,价格的贡献通常是上升的趋势,而数量的贡献通常是下降的趋势。尽管数量扩张仍然是增加出口的主要方式。此外,不断增加的收入要求更高的商品质量,因此出口增长开始越来越依赖于质量而非数量。我们在这里发现的与我们在第3节的理论背景中所得到的是一致的。

  2007-2010年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特殊时期,在表3中,2007-2010年期间的价格和数量的贡献与总体趋势不一致。因此,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三元边际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特征。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考察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出口的表现。

  2不同阶段增长率的变化(HK)

  

   

  gr

  gex

  gp

  gq

  rex

  rp

  rq

  1995-1998

  20.32

  -5.44

  8.56

  17.20

  -26.74

  42.13

  84.62

  1998-2001

  25.95

  4.53

  6.36

  15.06

  17.45

  24.51

  58.03

  2001-2004

  31.97

  2.25

  8.58

  21.14

  7.03

  26.85

  66.13

  2004-2007

  21.27

  1.11

  3.53

  16.63

  5.21

  16.59

  78.20

  2007-2010

  23.27

  -1.15

  2.34

  22.08

  -4.94

  10.06

  94.88

  注释:1、使用HK的分解方法;变量的定义可以在第3节中找到,更多细节见HummelsKlenow(2005)2、所有的项目都是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例如,第一行是1995年到1998年发生的;所有的项目都是百分比。来源:作者使用BACI的数据计算。

  3不同阶段增长率的变化(Shi分解法)

  

   

  gr

  gex

  gp

  gq

  rex

  rp

  rq

  1995-1998

  7.93

  -0.82

  1.15

  7.60

  -10.34

  14.50

  95.84

  1998-2001

  13.54

  1.82

  1.78

  9.94

  13.44

  13.14

  73.42

  2001-2004

  27.96

  3.11

  5.01

  19.84

  11.12

  17.91

  70.97

  2004-2007

  22.72

  2.25

  4.51

  15.96

  9.89

  19.86

  70.25

  2007-2010

  5.70

  -0.18

  0.88

  5.00

  -3.07

  15.47

  87.60

  注释:1、使用了Shi的分解方法;变量的定义可以在第3节中找到,更多细节见Shi(2011)2、所有的项目都是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例如,第一行是1995年到1998年发生的;所有的项目都是百分比。来源:作者使用BACI的数据计算。

  (三)金融危机时的出口表现

  2009年与2008年相比,中国出口额有了大幅的下降。2008年中国出口额为1.431万亿美元,但是2009年下降到1.202万亿美元,下降幅度为16.0%。在同一时期,全世界的出口额从16.09万亿美元下降到12.46万亿美元,下降幅度为22.6%2010年,中国出口额迅速回升至1.578亿美元,比2009年上升了31.3%。然而,全世界的出口额为15.238亿美元,上升幅度仅为22.3%。所以当面对金融危机时,中国出口额相比世界出口额下降幅度较小,而1年以后,中国出口又以更高的速度得以恢复。下面我们将研究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三元边际的特点。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要研究中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表现,所以我们使用HK的分解方法。

  4 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出口增长率的变化(HK)

  

   

  gr

  gex

  gp

  gq

  rex

  rp

  rq

  2008-2009

  10.14

  0.01

  -5.76

  15.90

  0.05

  -56.78

  156.73

  2009-2010

  5.46

  -0.07

  3.53

  2.01

  -1.38

  64.65

  36.81

  注释: 1、使用HK的分解方法;变量的定义可以在第3节中找到,更多细节见HummelsKlenow(2005)2、所有的项目都是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例如,第一行中是2008年到2009年发生的;所有的项目都是百分比。来源:作者使用BACI的数据计算。

  2008年到2009年,中国的出口(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增长了10.14%。这表明,中国的表现比世界其他各国整体要好。中国出口的三元边际的增长率如下:扩展边际占主导地位,在集约边际中,数量(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上升了15.90%,而价格(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则下降了5.76%;扩展边际的变化幅度较小。与2008年相比,在2009年面对出口市场低迷时,中国采用降低价格和促进销售的策略。这一政策使中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表现。由于一年的时间间隔太短不足以把握大范围内的变化,扩展边际几乎没有变化。从表4可以看出,扩展边际贡献较小;数量的贡献是156.73%,而价格的负作用是-56.78%。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第一反应的主要特征就是降低价格,促进销售。

  2009年到2010年,中国的出口增长迅速恢复,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各国。三元边际的增长率如下:数量和价格在出口增长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长率分别为2.01%3.53%;扩展边际作用为负但很小,仅为-0.07%。所以在2010年,面对出口形势的改善,中国出口价格迅速回升,数量边际也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负的扩展边际是金融危机的消极后果之一。根据Jing(2012)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收缩主要发生在集约边际,这意味着当宏观经济状况改善时,中国出口很容易地走出衰退。2010年中国的出口变现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个观点。中国对金融危机后出口环境改善的反应是:适度恢复价格,稳步提升销售额。

  五、结论

  本文用两种方法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三部分: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并利用中国出口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出口的特点。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995年到2010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整体水平,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数量扩张驱动的。对大国出口的扩展边际大于对小国出口的扩展边际。中国的出口质量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在1995年到2010年之间略有改善。

  动态地看,中国出口增长开始越来越依赖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少地依赖于数量扩张。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中国的出口价格在不断提高。

  面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在出口增长方面比世界大多数国家表现得要好。当面对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出口增长下降程度很小,金融危机缓解时中国的出口以更快地速度得到恢复。中国对金融危机第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降低价格和促进销售,而对市场情况变好后的反应是适度恢复价格和增加销售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