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
|
2006-09-23 17:39:00 |
|
|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就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
1.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潜能;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求真务实,树立崇高的师德和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2.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型人才应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努力把中小学生从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
3.完善教育制度。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出发,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教育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组织模式,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向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倾斜;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提高培养创造力的主动意识。
4.加快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要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广大科技人员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进行科技创新的素质和能力。着力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教育培训社会化进程。积极发展成人教育,鼓励在职学习,鼓励自学成才。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网络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适应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建立对各种非正规、非全日制学习与培训成果的学分认证和学习积累制度。
二、优化创业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才的体制机制
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1.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要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条件。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加快各层次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实验中心、工程中心、高科技园区和留学生园区的建设,千方百计为留学人才提供用武之地,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积极推进回国人才与现有人才的互相合作,形成创新团队。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2.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要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大力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培育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管理者要提高科技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争当发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伯乐”,做到知人善任,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和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的交融撞击,培育宽松的学术氛围。要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瞄准学科前沿,组织学科联合攻关,力争产出填补学科真空,具有学术前瞻性、知识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并加快向产业化、市场化的转变,形成明显的科技创新优势和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要建立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摒弃论资排辈、攀比学历等做法,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要全面关注和充分满足创新人才的各种合理需求,使创新人才既能在生活待遇、研究经费、设备条件、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获得妥善安排,又能在精神上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尊重,为创新型人才排除一切干扰和后顾之忧,使之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学技术工作上去。要鼓励创新人才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积极竞争,以创新实力和创新成就获取各种发展机会。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得到丰厚报酬。
3.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限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做法和体制。从人才强国战略高度,把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抓紧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优化资源配置,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创新成果不被侵犯。对中介体系、科技创新、知识管理等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从而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完善品德、业绩、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以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更加关注重点行业和人才密集单位,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科技推广、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更加关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三、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破除因循守旧的陈旧思想,培养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全民共识。要允许和宽容创新失败,关心和爱护在探索中受挫的人才,支持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要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不畏挫折失败,允许他们在学术上发表新见解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破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加强荣辱观和道德观建设,倡导和培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坚持不懈、追求真理、顽强拼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破除固步自封的落后思想,培养勤于交流、勇于开拓的开放意识。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开放式培养,鼓励科技工作者经常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国际科技界和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人类文明成果,及时汲取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最新的科技知识,从而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
2.努力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是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二是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使我国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从事科技创新的理想,立志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接班人;三是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让人民群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尊敬的工作和活动。大力加强荣辱观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 |
|
|
编辑:wxl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