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市教研中心关于“学案导学”的指导意见,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从学标准、定学案、抓使用等环节入手,采取多项措施保证了“学案导学”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是利用不同形式,进行“三标”学习。首先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研中心制定的学案编制标准,让教师明确写什么;其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样本学案的学习,让教师明确如何写;第三是利用教育网中的市级公开课和录相课进行观摹学习,让教师明确怎样上。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感性经验、学校实际写出自深的体会。让教师从自身感受“学案导学”工作的必要性。
二是采取“三阶段”,抓实学案编写。初备。由年级学科组长指定备课内容,教师结合前三年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补充,形成学案初稿。初稿于集体备课前两天发送至学科组信箱,每位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学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研备。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完成。一是定稿:组员集体审稿,对提出修改意进行讨论、整合,由组长拍板定稿。二是备稿:每位教师对自编学案中典型习题的处理,应该强调注意的事项,预测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提出建议,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文字材料。后备。课堂教学后教师对“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在“学案”的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三是依托听评课,落实学案使用。主要以跟踪对比听课活动和双比三思活动为载体,在年级组和学科组两个层面上进行“学案教学”的磨课活动。每学科组全体老师每周至少2—3节进行跟踪听课,课后教师分组从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课堂精讲的时间控制、学生课堂检测中目标达成情况以及学案的使用过程中的生成问题的处理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评价,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学案”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