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高考舞弊关键是打破利益链
|
|
2007-06-18 16:21:00 |
|
|
新华社济南6月18日电题:治理高考舞弊关键是打破利益链 新华社记者张晓晶 今年全国高考期间,河南郸城、云南宣威发生的高考舞弊事件引人关注,山东、吉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此类事件发生。山东省今年共发现287人作弊,其中替考28人。在高考纪律如此严明的情况下,何以会发生一起起严重的舞弊事件呢? 首先,是因为作弊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代替他人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这对于作弊者来说大不了来年再考一次,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郸城和宣威高考作弊案,都有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参与,有的甚至是有组织的行为。在这些事件背后,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利益链条:高考分数高了,家长和考生受益;老师和学校也有实惠,排名靠前,老师有奖金,学校有生源;地方领导和教育部门也有政绩。正因如此,教育部门才会对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组织、协助学生作弊。去年发生的陕西省洋县高考替考事件就是学校为了追求高考上线率,由个别教师出面组织部分高二学生替考。 高考舞弊案频发,说明高考组织的部分环节存在漏洞。考生报名、信息管理、监考体制还不完善,有人为操作空间。高考是我国目前最为严格的考试之一,仅报名就要经过重重关口。河南郸城和云南宣威的舞弊手段无非就是给替考者办假准考证,在高考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照片,或者报假名,买通监考老师等,手段并不高明,没有内部人员操作不可能完成。就拿监考来说,监考工作一般由本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这种属地化管理模式给作弊者留下了操作空间。 打击高考作弊不仅是维护高考公平的需要,更是对社会公平的推动与促进。除了倡导诚信高考以外,更应该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除了尽快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加快对考务管理、监察体制的改革,杜绝人为操作的空间。另外,还应该促使学校、教育部门、地方政府改变畸形的教育政绩观,彻底消灭高考舞弊组织化的土壤。(完)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