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为心理健康“过节”
|
|
2007-05-25 16:42:00 |
|
|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吴晶)面临即将毕业的压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商学院学生熊玲并不感到“郁闷”,因为通过与班级专设的“心理委员”交谈,她的紧张情绪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在这所学校,“心理委员”从性格好、人缘好的同学中选出,并接受培训。类似的学生“心理委员”已在广州、长沙、武汉、天津等城市陆续出现。我国高校正在探索以创新的方式解决日趋严峻的学生心理问题。 “关爱和尊重以及知识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再回避隐藏的心理问题,这使心理危机的发现和干预变得比以往容易。”在5月25日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到来之际,清华大学一位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这样告诉记者。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社、心理健康者协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和教育部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5·25与“我爱我”谐音,表达着珍爱自我的主题。 在去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加入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在很多高校,教师还利用互联网开设了学生心理咨询热线。记者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上也看到:同学自发设立心理版,有人诉苦,也有人解忧。 “原来很多学生都觉得咨询就是‘有病’,现在他们大多认识到,心理就像身体会感冒、发热一样,生病很正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黄秀娟说,近几年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以往更多、更严重了,而是大学生的认识、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5.1%的被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状况基本健康,只有2.1%的人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回答“你认为自杀的大学生一般会存在以下哪些问题”时,逾八成被访者认为是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近六成被访大学生认为是缺少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 北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石薇说,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人际交往、学习和就业压力、不适应以及情感等几方面。中国有1000多所高校,大都设有校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自己的社团中也设有心理协会,但面对成千上万的在校学生,这些心理辅导力量依然杯水车薪。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林永和指出,按照要求,每3000名至5000名大学生就应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我国实际情况与此差距较大。“专职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师数量不够,是不争的事实”。林永和建议应对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高危学生展开监控,建立“四早体系”——早教育、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指出,中国对学生心理干预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亟待对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完)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