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太原7月16日电题:“我选择,苦乐独得”——一名大学生的养猪路 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 见到王永富时,他刚接到村里养猪户任富喜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任富喜显得有些着急:近几天来,家里养的几头猪相继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会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听对方讲完,王永富又仔细问清楚情况,然后指导用药。挂了电话,戴一副眼镜、面容有些疲倦的他,这才腾出空来向记者解释说:“就是这么忙。昨天又遇上母猪下崽,一晚没睡”。 (小标题)“一路走下来,已经走不脱了” 王永富今年28岁,读大学时学的是畜牧学专业。他告诉记者,毕业那年,班上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转了行,他自己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回到家乡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王家庄村,开始帮父母料理猪场。 当时,听说王永富要回家喂猪,村民们多数感到很不理解:上了一次大学,竟然回家喂起了猪? 这话传来,母亲徐爱莲对儿子说:“不管出去干还是回家喂猪,只要有能力,在哪儿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母亲的话让王永富坚定了信心,他决心用自己的专长干出一番事业。 以前,家里的猪崽都要从外地购进,王永富回来后便开始尝试自繁自养。头年下来,家中的母猪就生了几十头猪仔,降低了不少成本。在这之后,他又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在猪舍里架起了水、电动力线管网,还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养猪疾病预防办法。两年下来,王永富家里的存栏猪已由最初的60余头发展到500余头。家中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盖起了“小二楼”。 此时,村民们开始对王永富心服口服:“大学生养猪就是不一样!”而王永富也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原来想着先干几年再做打算,但现在一路走下来,已经走不脱(身)了。比起刚回来时,我觉得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了体现。” (小标题)“有什么心里话都能对它们说” 从买料、接种到猪场的管理和销售,除了自家猪场的事情要料理外,王永富还担任着村里其他养猪户的“免费顾问”。王永富的妻子刘瑞玲告诉记者,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对王永富来说是常有的事。遇上母猪生仔时,因为一旁不能离人,王永富晚上连合眼的工夫都没有。 后来,为了节省来回跑的时间,王永富干脆说服妻子,把家也安在了猪场旁边。养猪之余,他又研究出用发酵的秸秆代替一部分饲料,并采用了猪-沼-果-菌的养殖方式,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 养猪很辛苦,王永富对此却没有抱怨太多。与猪“相处”得久了,他反倒能从中自得其乐:“挺好的,有什么心里话都能对它们说”。 (小标题)未来打算:给猪办上“身份证” 为了将村里的养猪散户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去年,在王永富的组织下,村里成立了“养猪合作社”。 王永富告诉记者,现在社员已经发展到50多户,目前已实现统一供料、防疫和培训。下一步,合作社要逐步实行种猪繁育,生产无激素、低药物残留的绿色猪肉,申请商标、申报安全食品认证。 “搞自己的屠宰场或委托屠宰,在太原市一些超市或销售点建立专柜,标明我们的猪肉是出自哪个养殖户,猪的出栏日期以及曾接种疫苗等情况,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放心食用。”王永富说。 (小标题)“在学校里要多学一点知识,无论专博” 前两天,母校山西农业大学想让王永富回去讲讲课: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路?自身工作如何与专业相结合? 但是因为事情多,王永福没能走得开。他已经想好,倘若真有一天面对着学弟学妹,他要说的还是那句老话:只要肯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当然,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王永富看来,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得益于在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还在读大学时,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他还喜欢看各类书籍。“现在看来,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实际联系,挺有用。不要将眼光只盯着自己的专业,无论专博可以多学一点。”王永富说。 尽管每天很忙碌,王永富还是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最近,家里又开通了养猪咨询热线。谈到这里,王永富对记者笑笑:“在解答养猪户疑问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自身的学习。”(完) |
|
|
编辑: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