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家长眼中的人大附中 :人大附,一所追梦的学校

2012-11-19 15:03:40     作者:    来源: 新华教育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大附中,梦之队,教育均衡
[提要] 竟有21所学校联合成立“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远的在贵州、宁夏,还有更远的在美国。参加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仪式之后的那个星期一,女儿班里举行主题班会“责任”,我有幸被邀旁听。这就是人大附中,她,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

  人大附中,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

  ——学生家长眼中的人大附中和刘彭芝校长系列报道之三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初二(11)班学生家长王庆环,参加完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揭牌仪式暨十年探索促进教育均衡实践探索汇报会,发表了一篇“人大附中,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的署名文章,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人大附中。以下是该篇文章的全文:

  令人震撼!竟有21所学校联合成立“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远的在贵州、宁夏,还有更远的在美国。

  有人说这是一支“梦之队”,我觉得不确切。追溯“梦之队”的起源,我们知道这是美国篮球队的代称,意思是强强联手,取意“梦幻”。但看着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的目录,我眼前浮现这样一个画面:刘彭芝校长走在中间,左手挽一个,右手搀一个,扭头一看有个掉队的,慌忙扔下挽着的、搀着的,扭头去背掉队的……这哪是强强联手,简直是拖家带口,如果非说“梦之队”,也是“追梦之队”,取意“梦想”。

  我眼前的这幅画面,让我落泪。一是因为感动:人大附中自己活的好好的,何苦找此累受?二是因为激动:人大附中的梦想,让我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

  都说人大附中是一所好学校,但她究竟是多么好的一所学校呢?

  我当然也在社会上听到这样的话:“有那么好的生源,当然会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事实,但怎么听,也酸酸的。而这样来解释人大附中的“好”,也是偏颇的。我的女儿入读人大附中已经一年,人大附中的“好”,我是如此感受:

  前两天开学,女儿回家说:“我们学校来了好几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有一个少数民族现存只有几千人了,刘校长说要帮他们这个民族培养人才,就带到我们学校培养了。” 这事真新鲜。不过,学籍是有限制的,这么做能行吗?问女儿,她也不知就里,但挺有信心的回答:“反正我们刘校长有办法!”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这天,我看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听到他们诉说自己不远千里来到人大附中的辛苦,还有他们在这所学校的快乐,我看我旁边坐着的家长,和我一样在抹眼泪。这就是人大附中,我相信,在追梦的途中,她不仅造福于这些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孩子,更是在我们的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10年间不断拆分学校教师资源去帮扶其他学校的过程,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知道要去扶弱济困。这就是人大附中,她,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

  从另一个层面看,无论是西部偏远地区来的“留学生”,还是从北京远郊延庆永宁中学带回学校来培养的高三学生,或是从世界各地来到人大附中的“国际生”,都在客观地为人大附中的校园营造一种多元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处”,认为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要注重从了解他人、他国、他民族的过程中更深切地认识自己,认识本国、本民族。

  无疑,学校营造出的多元文化环境,对孩子们彼此间“学会共处”提供了条件。我女儿的班里有几名国际生,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班主任也是孩子们的英语老师,她很有慧眼和办法,把英语课堂部分地交给国际生,结果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们不只是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还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历史、教育方式起了兴趣,口语更是哇哇叫。那些当起小老师的国际生呢,也很快地融入到了中国的学校生活中。

  参加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仪式之后的那个星期一,女儿班里举行主题班会“责任”,我有幸被邀旁听。孩子们竟然邀请平日负责学校楼道保洁的阿姨来参加,还让阿姨说几句话。那个场面着实让人感动:阿姨连连摆手说自己不会说话,没见过大场面,孩子们对阿姨报以热烈掌声。我当时就想:刘校长啊刘校长,您带着自己的老师去关注弱势学校,倾尽全力去促进教育均衡,您的学生这会儿走不出校门,也能在校园里找到应该关注的人,有一天,他们终将走出校门,而那时,您就会看到,您给他们的眼光,是多么深邃与辽阔,您给他们的翅膀,是多么的坚硬与宽广!他们必将把您和人大附中的梦想发扬光大。

  这就是人大附中,她,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她是一个追梦的学校。是的,表面上看,她以优秀升学率引领北京众多学校,但是只要走近她,了解她,就会发现她心有大爱,胸怀理想,无私无畏,勇于担当。

  我是一名70后,我们这一代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但更重视孩子的品德养成。一年来,尤其是经历了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仪式,我知道了我的孩子,还有她的同学、小伙伴们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心有大爱,胸怀理想,无私无畏,勇于担当。

  我相信,刘校长的那句话“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也许孩子们现在会当成耳旁风,吹过即散,但校长、老师,整个学校在实践中的作为,必然让这句话的内涵渗入他们的血脉,成为他们的品格。

  我也相信,刘校长对上句话的延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会让人大附中的老师更苦更累,但是,他们对大生命的责任与担当,必然撑起和引领中国教育事业充满希望的一方天空。

  人大附中,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