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谁“催熟”了我们的孩子?

2012-11-19 13:21:13     作者: 帅才    来源: 新华社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催熟,车展,诱饵
[提要] 涂红唇膏,穿比基尼,套黑色长筒靴,表情冷酷……近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某汽车文化节上,出现了几个五六岁的女童车模,引来围观。之后,“武汉车展儿童车模三点式上阵”的消息在微博传开,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遭到众多网友“痛批”。

  新华网长沙11月18日专电(记者帅才)涂红唇膏,穿比基尼,套黑色长筒靴,表情冷酷……近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某汽车文化节上,出现了几个五六岁的女童车模,引来围观。

  之后,“武汉车展儿童车模三点式上阵”的消息在微博传开,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遭到众多网友“痛批”。

  “办车展,必性感”。近年来,国内不少车展大打“性感牌”“美女牌”,以暴露吸引眼球,已经成为国内不少车展商的思维定式。

  然而,为了吸引消费者,让孩子们成为商业社会的“文化消费品”,实在令人尴尬和痛心。利用孩子们作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诱饵”,让孩子置身于商业活动,会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不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会对其他的青少年、儿童造成不良导向。

  穿衣打扮成人化、说话像个“小大人”、追求名牌、“拜金主义”……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早地和成人世界“亲密接触”,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扭曲成“伪成人”,不仅演艺界、时装界有大量“00后”涌现出来,我们的社会,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成人化”儿童。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他们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也许家长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应该成为孩子的“防火墙”,当发现孩子盲目模仿成人行为时,应加以劝阻,注意引导,不要过早让其进入成人的表现范畴和价值世界。

  我们不愿意面对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媒体和社会应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健康、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帮助孩子们在人格形成关键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