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2012-11-19 13:01:47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答案解析,剥削率,和谐理念
[提要]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3)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了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辨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孟子这句话认识到了历史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还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答案是A选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转化。“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其前提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则是错误的。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能说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理在事先”是宋代朱熹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关系的这一知识点。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更不可能成为商品。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将其称为可变资本。故答案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中国革命的最基本依据这一知识点。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一再强调,“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我们已经明白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即“中国社会的性质”,这是一个总结性的概念,它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等方面。可见,C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对毛泽东著作内容的记忆。1939年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其中心内容为: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1940年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945年七大上通过了《论联合政府》,其中心内容是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提出中共三大作风:(1)理论联系实际(2)紧密联系群众(3)批评与自我批评。1939年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它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故答案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首要基本理论问题这一知识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