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2013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三)

2012-11-19 13:01:45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要]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

  B.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3.“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4.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只能在下述条件下来考查每个原理:(一)在其历史发展中;(二)在和其他原理的联系中;(三)在和具体历史经验的联系中。”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抽象理论的综合

  B.真理离不开具体的条件

  C.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经验

  5.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地理条件 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6.马克思指出:“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这段话说明

  A.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制定出来的

  B.垄断价格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中小资本家创造的

  D.垄断资本家剥削中小资本家

  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

  A.工人用于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B.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使用价值的时间

  C.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

  D.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全部价值的时间

  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

  C.消除经济危机

  D.促使社会经济增长

  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B.1840年以后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C.1919年以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11.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