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反思幼师虐童 孩子关乎民族未来的阳光与正义

2012-11-19 12:57:12     作者: 李泓冰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幼师,孩子,义务教育
[提要] 频频发生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关门就听不见孩子啼哭的幼儿园。尽管,残忍的女教师已被批捕,但是,盘点新近浮出水面的相关事实,或许能更清晰地厘清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

  从幼儿教育的制度规范、财政投入和教师准入等诸多方面,彻底堵住已经出现的漏洞,才能还孩子以安全感

  幼儿园女教师神情愉快地拎起幼儿的耳朵,双脚离地的孩子惊恐地放声痛哭——这样的画面,恐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震慑着我们的心魂。

  给多嘴的孩子嘴上贴胶带、向做不出算术题的孩子扇70多个耳光……这些已经曝光的幼师虐童事件让人忍不住揣想,还有多少看不见的罪恶,发生在我们花朵儿一样、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孩子身上?

  频频发生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关门就听不见孩子啼哭的幼儿园。毕竟,一个妈妈如果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就失去了最后的体面;而一个地方如果不能保护最弱势的儿童,也一样失去了自己最后的尊严和文明。

  尽管,残忍的女教师已被批捕,但是,盘点新近浮出水面的相关事实,或许能更清晰地厘清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

  像浙江温岭虐童主角颜艳红这样无证上岗的幼儿教师,为数不少。在温岭,持证上岗的幼师仅四成。活多钱少压力大,是这个职业的最好写照。幼师准入门槛偏低,职业培训缺失,流动性过大,监管无从谈起,成为很多地方的常态。

  教育投入的匮乏,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但是我们时常把目光锁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忽略了更易受伤的幼儿园。被忽略的,还有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上世纪90年代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师几乎全部转为公办,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学前教育不算义务教育范畴,失去了地方财政的滋养,幼儿教师成为低收入群体。在这样失教、失管也失去职业体面的人群中,很容易积累戾气,让个别无良之徒有机可乘,把不满与火气,泼向最无辜的弱小。更容易失察的,还有那些够不上刑事犯罪的、因缺乏职业素养或压力过大的幼师按捺不住对幼儿进行的精神伤害——这可能是更大量、更经常发生的事情。

  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走出幼儿园,开始用仇视、怯懦或自卑的眼神打量这个世界?这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阳光与正义。对我们而言,仅有心痛是不够的。抓捕一个颜艳红,远不足以让我们释然。只有从幼儿教育的制度规范、财政投入和教师准入等诸多方面,彻底堵住已经出现的漏洞,才能还孩子以安全感。

  只是,这可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眼下,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应该是动员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加强监管,及时清除不合格的幼师……

  孩子,别怕,我们已经看见了你的疼痛和眼泪,就不会坐视不管。(李泓冰)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