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不妨学学柴静的“犯贱”精神

2012-11-19 12:57:09     作者: 周云龙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犯贱,柴静,铁肩担道义
[提要] 微博上周立波一段话挺火:电话,打一次没有接,就不要再打第二次;短信,发两次没有回,就不要再发第三次。现实环境中,放眼官场、职场、市场,人们主动犯贱的情况,还是常常可见、时时可闻的。

  微博上周立波一段话挺火:电话,打一次没有接,就不要再打第二次;短信,发两次没有回,就不要再发第三次。没有这么卑微的等待,如果你重要,对方迟早会回过来的。没有必要为不懂得珍惜你的人犯贱,如果一个人开始怠慢你,请选择离开。保持一份自信,保住一份尊严,宁可高傲到发霉,也不要死缠到发疯。

  这话有点道理,特别适用于年轻人之间的交往。不过,假如年轻人都可以做到这样,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一定很失望,通话量和上网流量上不去了嘛。这世界也一定很寂寞,如果大家都理性的话,交流一定很节制,生活中的留白就未免太多了。其实,人应该活得真实、舒展些,借央视记者柴静博客里引用的那句话,“看见喜欢的,就得主动犯个贱”。

  柴静最近去英国布里斯托市,BBC的自然历史部在那儿。他们本来只是去转转,拍点别的片子的镜头,在那儿碰上了《冰冻星球》摄制组的制片人凯瑟琳,聊得不错,就直接采访了。上头没给这个任务,也知道拍了可能没地方播,但是她产生了主动犯个贱的念头。

  现实环境中,放眼官场、职场、市场,人们主动犯贱的情况,还是常常可见、时时可闻的。在权力面前,太多人擅长点头哈腰、人模狗样;在利益面前,太多人深谙“勾心计”、“长舌功”;在名誉面前,太多人乐意为盛名竞折腰、为佳誉瞎折腾;在美色面前,太多人乱了方寸、丢了底线。——这些“太多人”遇到自己“喜欢的”,哪个不是“主动犯个贱”?有的丧失了做人的良知,有的触碰了法律的尊严,这是真正的犯贱,也是“可怕的犯贱”。

  可是,在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职场,多少朋友还能有记者柴静那样的职业态度:看见喜欢的,就得主动犯个贱!?遇到喜欢的题材,能不管不顾,会如痴如醉,有如饿汉见到面包、酒鬼闻到酒香……这样的“犯贱”,不是一般的敬业,也不是一般的“犯贱”,它是“可敬的犯贱”!

  日复一日单调的流程,也许早已磨灭了青春的激情,年复一年相同的操作,可能早已疲劳了审美的情绪,我们还能有什么“喜欢的”?即便有喜欢的,还能有“犯贱”的一时冲动吗?悲催的是,现实的工作压力、现行的考核体制,往往都不允许、不鼓励员工去“犯贱”,那些夹杂太多数据的枯燥规定,已经将职场中人驯化得越来越像挣工分的机器。“铁肩担道义”的信念也渐渐成为过去时,以致记者到一线到底层听民声报民情,不得不通过自上而下组织开展“走基层”的主题活动去推动。——“上头没给任务,拍了可能没地方播”,这样的片子谁会闲着没事、自讨苦吃去采去拍去做呢?”

  当下的传媒圈,还有多少柴静那样的“可敬的犯贱”者?我认识一位新闻界的前辈,他在职时,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大家纷纷赶回去团圆,他独自乘车甚至骑车到一个乡村蹲点,写农民们怎么过年,为了不扰民,他每次都自带铺盖、自备干粮,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这位前辈现在退休了,他的那种作风也早已少见。

  是因为社会大环境浮躁之风的熏染吗?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今天的传媒圈,到底有多少是对传媒业有着兴趣、浓厚兴趣的从业者?一方面,现有的用人体制之下,新闻媒体网罗的人才,有多少是真正有职业兴趣的?用人的条件一二三四五,无非学历、学位、专业、性别、工作经验等硬性要求,恰恰对应聘者的兴趣过问甚少。另一方面,有关系、有背景的毕业生,不管是否符合学历专业要求,可以一路绿灯,轻松入围。如果仅仅只为“饭碗”,有多不人愿意“犯贱”?周云龙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