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单身经济”潜力为何这么大

2012-11-19 12:56:54     作者: 子在渊    来源: 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光棍节,光棍,剩女
[提要] 又是一年“光棍节”,各种“脱光”、“不做剩女”的广告照例是铺天盖地。说起来,做不做“光棍”,实乃个人选择,别人无权干涉,有人愿意选择单身,有人迫于压力不得不急于“脱光”。

  又是一年“光棍节”,各种“脱光”、“不做剩女”的广告照例是铺天盖地。今年连电商也打起了“光棍节”的主意,据说昨天中午刚过不久,天猫支付宝总交易额就突破100亿元,“光棍节”似乎成了电商的“狂欢节”。

  “光棍节”网购的创纪录,不由得让人慨叹“单身经济”的消费潜力实在是太大了。“光棍节”为何会释放这么大的消费潜力?没有人在意。但昨天另外一个有关“光棍节”的报道似乎更引人关注:据《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近八成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谈恋爱”。

  这样的调查多少表明,“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传统观念还相当有市场。但在“光棍节”这天,透过这样的数字,再来探究“光棍”的压力,以及人们对于现代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倒也很值得玩味。

  “光棍”以前特指单身男,现在“剩女”也被纳入,词义更广泛了,表面上看男女地位也平等了。但在一个男女比例不均衡的时代、在一个男人必须要顶天立地的社会,男光棍想要“脱光”,似乎更不容易。谈恋爱需要月收入4000元以上,结婚还得有住房,怪不得有专家说“中国的高房价是丈母娘拉起来的”。不过果真以此作为择偶标准,相信中国1.8亿单身男女的数字肯定会逐年攀高,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3979元,这得有多少人谈不起恋爱,结不起婚呀?

  说起来,做不做“光棍”,实乃个人选择,别人无权干涉,有人愿意选择单身,有人迫于压力不得不急于“脱光”。但当下爱情和婚姻逐步世俗化、物质化,恐怕也是不争事实。电视上速配型的“快餐式”恋爱,生活中疲于相亲的“光棍”,王石的“婚变”,王功权的“私奔”……让人们对“爱情天梯”的向往也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童话。因而,当我们在指责电商是消费“光棍”时,不妨反问一句: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消费爱情、消费婚姻?作者: 子在渊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