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安徽省固镇县打造县域教育科学发展新“名片”

2012-07-18 09:00:11     作者: 俞路石 时晓玲 赵秀红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固镇县,留守儿童,名片
[提要]   固镇县是一个农业县,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全县留守儿童达26631名,占全县在校生总数的28%。   根据地理位置,固镇县将全县划分为6个督导责任区,责任区督学每月开展督导活动至少4次以上,活动覆盖责任区内所有学校。

  ——安徽省固镇县整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采访纪行 

  ■本报记者 俞路石 时晓玲 赵秀红 

  淮河之滨的安徽省固镇县因为公元前202年的一场大战被后人牢记,“垓下之战”开启了汉王朝400多年的基业,也给后人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动人故事。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固镇县把推动教育的整体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抓手,让教育的整体科学发展这张“新名片”更加闪亮。 

  “广覆盖、保基本”,让每个适龄儿童有园上 

  徐静是固镇县示范幼儿园园长,从去年8月开始,除每天日常工作外,她每个月多了一份额外的工作——到距离县城15公里的刘集镇幼儿园工作一天,帮助那里提高办园水平。说起初到刘集幼儿园,徐静至今依然感触颇深:“教室里只有白墙,一点儿幼儿喜爱的色彩也没有。教室外虽然有一些活动设施,但明显规划不合理,容易造成幼儿意外受伤。” 

  从最基本的环境布置开始,徐静帮助刘集幼儿园教师对整个园区进行重新规划。开学后,徐静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提高办园质量上,仅这个学期就已经开展送教活动12次,还邀请刘集幼儿园教师进城观摩。短短半年时间,就让家长感受到刘集幼儿园彻底变了样。和徐静一样,固镇县示范幼儿园里有11名教师参加了帮扶工作,对口支援11个乡镇中心幼儿园。 

  去年,固镇县把9所乡镇中心园与县内外的9所省、市一类园全面实行对接,签订帮扶协议,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地方对幼儿园进行改制,固镇县不仅没有把幼儿园推向社会,反而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倾斜。固镇县教育局副局长徐崇敏回忆说:“那个时候,县委、县政府一致认为,办好学前教育就应该是政府分内的事情。”有了政府明确的引导,固镇县的学前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26所,其中公办园75所,适龄幼儿入园率达65.9%。 

  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固镇县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基本原则,在大力发展优质园的基础上,着力实施“一镇一园”工程,依托乡镇小学的富余校舍,建设村级公办园,仅去年县级财政就专项投入500万元,主要用于村级园的新建、改扩建以及对民办园的奖励,20所小学附设园的办学条件由此得到改善,安装了栅栏,修建了操场和水冲厕所等基础设施,文体器材也得到极大改善。从去年开始,固镇县还明确每年从教育附加中拿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学前教育。  

  在硬件得到保障的同时,固镇县还把着力点放在了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去年暑假,在尚未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情况下,县政府决定,从小学中选调106名年龄相对较轻、适合学前教育的小学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同时,向社会公开招录了25名幼儿教师。如今,这些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全部担任幼儿教师的工作。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