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16岁女孩勇敢微笑面对生活艰辛 撑起150岁的家

2012-07-17 07:00:00     作者: 顾 春 冯益华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仲红丽,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委员
[提要] 她未满月就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患有癫痫、失去劳动能力的养父;从9岁起,她就开始做农活干家务;今年,仲红丽一家好事连连:受益于新农村建设,一家人搬进了新居;她收到了德清职业中专的录取通知,将学习酒店管理。

  她未满月就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患有癫痫、失去劳动能力的养父;从9岁起,她就开始做农活干家务;16岁,她不仅完全承担了家中的大小事务,还悉心照顾已82岁高龄的奶奶和52岁的养父,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150岁的家……

  她叫仲红丽,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洋北村人,2012年全国优秀少年代表,她的人生格言是:“风雨过后,能见彩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一身黑白校服,头扎马尾辫,瘦高的个子,皮肤有些黑,黑框眼镜下是一双明亮的眼睛,扬着温婉朴素的笑容。这样一个看上去平凡的女孩,却早早撑起了一个家。

  仲红丽出生仅28天就被抱养到现在的家。当时,仲红丽的养父患有败血症,脑部手术后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之后也未娶妻成家。为了能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一点生气,养父和奶奶考虑再三,领养了红丽。

  从懂事起,仲红丽就开始在家里做农活干家务,过早的生活艰辛让她习惯了节俭。从小,当看见别的孩子吃着零食和水果时,她就悄悄走开;上小学了,奶奶有时会给几块零用钱,她默默地将这些钱存起来补贴家用。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陈莉霞说,从没看到过红丽买零食,每次上她家去,她都在忙着做家务。

  2008年,养父的病情加重,年迈的奶奶也更加憔悴。那年起,才上小学四年级的仲红丽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从此,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好早饭和午饭,放学回家,烧饭、洗衣、收拾屋子,到了深夜才开始在昏暗的灯下写作业。冬天没有热水,她的手上长满冻疮,红肿的手指特别粗大,连手套都带不上,为了不让奶奶担心,她从没叫过苦。

  仲红丽上小学的时候,亲生父母找上门想要领回她。但仲红丽放心不下奶奶和养父:“奶奶和爸爸需要我,这个家如果没有了我,就没有希望,没有支柱了。”

  从不向困难生活低头

  徐晶是仲红丽初一初二时的班主任,见证了她近3年来的成长。

  起初,这个内向、普通的农家女孩并没有引起徐晶特别的注意。开学一段时间后,徐老师就发现了她的不同之处:学校要交餐费,190块,班上很多孩子都拿了齐整的两张百元大钞来,只有她的伙食费是用5元、10元甚至1元钱拼凑起来的;体育课后,别的同学一窝蜂跑到小卖部去买饮料,但她每次都是回教室喝白开水。

  回忆起第一次去仲红丽家家访的情景,徐老师记忆犹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家徒四壁,电器只有一把会发出很大噪音的风扇;3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小屋里,家里几乎没有一把像样的椅子。”

  家访后,徐老师马上帮她向学校申请了餐费、校服等费用的减免。他还想发动同学们捐款,但小姑娘坚定地拒绝了:“老师,我觉得自己能坚持。”

  2010年5月,奶奶不幸被机动车撞伤住进医院。那段时间,仲红丽瞒着老师和同学们,白天上课,晚上陪护。劳累和担忧,让她无法全心完成作业,成绩下滑,整个人更是瘦了一圈。

  徐老师察觉到了仲红丽的变化,准备找她好好谈谈。恰好有一晚,徐老师因为身体不适去看病。在镇卫生院的走廊处,徐老师看到了仲红丽。

  “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也不告诉我?”徐老师生气地问她。

  “我怕给老师和同学们添麻烦。我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自己解决。”

  那一刻,徐老师禁不住眼眶湿润。

  学校里的阳光女孩

  贫困没有让仲红丽垂头丧气,反倒成了她奋斗的动力。初中3年,仲红丽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临毕业,她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已经贴不下太多的奖状了:学校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科技小论文比赛一等奖、科技小发明比赛二等奖……

  作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她是班上的“小管家”,深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作为学校共青团志愿服务队的主力成员,她又是同学们生活上的“老师”。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她会摸着老人的手,给老人梳头、剥水果、讲故事、说笑话,她做得那么自然又贴心。

  今年,仲红丽一家好事连连:受益于新农村建设,一家人搬进了新居;她收到了德清职业中专的录取通知,将学习酒店管理。

  这个专业和用人单位挂钩,毕业后可以直接工作。初三班主任吴老师说,其实凭着她的成绩将来考大学很有希望。但仲红丽有自己的想法:家里没有一个工作的人不行,想早点工作。

  住新房上中专,照理仲红丽该很高兴,但是,有一个深深的担忧却让她高兴不起来:学校离家有二三十公里,必须住校。但这个家要是没有她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为了能让这个坚强的女孩能继续求学之路,不久前,德清县教育部门为她申请了学费减免,并打算帮她家联系志愿者协会,今后定期上门进行帮扶。镇上还和她签了结对助学协议,提供给她每学期3000元的补助。

  得知这些好消息,16岁的仲红丽含着眼泪感激地笑了。(顾 春 冯益华)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