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教育部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 提防高招诈骗新伎俩

2012-07-16 14:28:44     作者: 姜乃强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家长,提醒考生,教育部
[提要]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招行骗者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给一些考生和家长带来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要查看挂号信投递日期和地址,对要求汇款的账号通过银行进行查询。

  提防高招诈骗新伎俩

  编辑部:

  伴随着高招录取的开始,高招诈骗进入了案件高发期。记者近日就此对北京、辽宁等多地警方进行了采访。据了解,目前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散布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假冒军校领导、军队高级干部等身份,蒙骗考生和家长;向考生和家长吹嘘掌握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学校内部指标等,吹嘘考生只要交钱即可入学;谎称可保“专升本”,专骗一些分数达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服装费等打入某银行账号。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招行骗者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给一些考生和家长带来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但警方认为,所有的骗局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一般不会轻易与当事人碰面,并且都是围绕钱来说事儿。考生和家长最重要的是认真了解高校招生的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保持清醒头脑。

  为此,警方提示,在查看各种招生录取政策及信息时,要登录国家及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官方网站,牢记网址并直接输入,尽量减少使用网络上提供的搜索引擎搜索。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要查看挂号信投递日期和地址,对要求汇款的账号通过银行进行查询。不要轻信各种“关系”和“能人”能将考生破格录取的说法,遇到可疑分子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省级招办或高校的权威发布渠道查询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未经省级招办审核录取的学生,不能通过入学电子注册取得学籍。不要轻易将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号码和填报志愿密码交给他人,以免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记者 姜乃强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