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30年航行经历成就“船长教授” :他的书斋在大海

2012-07-14 06:28:22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邵哲平,船长,1983年
[提要] 2010年,邵哲平在亚丁湾护航时与“金色祝福”商船合影。邵哲平说,袁绍宏从1993年就开始在“雪龙号”上工作,经验丰富,他是真正的航海家,从那时到现在,他一直都是集大人的榜样。

2010年,邵哲平在亚丁湾护航时与“金色祝福”商船合影。资料图片

邵哲平在南极长城站科考

邵哲平在南极运送物资

在集美大学航船模拟实验室里讲解

在军舰的餐厅里为士兵上课

在军舰的驾驶舱内

邵哲平(左二)在南极中山站展示校旗

  近日,应海防某师船运大队的邀请,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院长邵哲平为南京军区车船专业培训班学员开设了一堂讲座,主题是新时期船舶管理方式的转变。100多名官兵,整齐划一地坐在教室里听讲座。讲台上的邵哲平,军人式的平头,声音很具穿透力,他敬标准的军礼,一米八左右的身材,挺胸抬头,气宇轩昂。如果不是穿一身便装,很难把他和军人区分开来。

  在忙完讲座之后,邵哲平又走进学校的航船模拟实验室。在这里,邵哲平的角色又变成一名船长,如今的船舵已经不再是一个大大的轮盘,它甚至比汽车的方向盘还要小。在掌舵和操作设备时,邵哲平轻手轻脚,见不到船长的豪迈,却更像一个在做精细实验的实验员。

  站在讲堂上,侃侃而谈,传授理论知识,走进船舱里,手把手教学生操作设备,这是邵哲平工作的两个侧影,也折射了他“在学校会做学问,下海能开船”的“双师”作风。

  邵哲平是大学教授,与一般呆在书斋或实验室的学者不同,他在大学任教期间,还坚持出海航行,前后十余年,他获得了无限航区船长证书,还驾驶科考船去过南极。

  在学生眼里,邵哲平是令人敬佩的船长。学生用类比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老师:登山运动员很多,但能登上珠峰之顶的人很少;船长很多,但有能力开船去南极的人稀少;是教授又是博士的船长则少之又少。教授、博士、开船去过南极的船长,邵哲平用自己30年的坚持,炼成一个“复合体”。

  从助教到水手、船长

  正是因为多年在船上的磨炼,邵哲平才能在意外到来时,应对自如。

  福建人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海洋精神的人群之一。他们一代又一代,无所畏惧地奔向大海,走向世界。邵哲平说,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他本人。

  在高考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航海专业,因为喜欢它的挑战性和冒险性。他曾畅想,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拥有大海般的胸怀,到大洲大洋去奔波闯荡。

  1982年大学毕业时,怀揣着出海跑船的梦想,邵哲平的毕业志愿表上填满了远洋公司的名字,但学校给他的分配决定是留校,这与梦想背道而驰。

  邵哲平说,得知留校的决定很是痛心,他在海通楼的班级门口无奈地站了很久。但是,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双项选择题,他作出了决定:既接受现实,也不放弃理想。

  他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从助教做起,还当上了辅导员。

  1983年10月,学校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派邵哲平到一家远洋公司去做实习水手,到1985年,他有了正式下船的机会。去远洋公司,虽然还保留着高校教师的身份,但在公司里,他已经是一只“单飞燕”,是一个地道的水手、一个要面对大海的男子汉。

  上世纪80年代,船舶设备相对落后,很多工作要靠人工来完成。那时,船头有一个封闭的船舱,专门用于存放锚和锚链。锚沉入海底,水藻、海泥会附着其上,容易生锈,需要经常保养。而要做这项工作,须长时间在不透气、闷热的空间里清洁、刷漆,要忍受刺鼻的气味。面对艰苦,邵哲平选择了无条件接受。“我那时没想过自己是大学老师,而是把自己当渔民和船工”,回想起那段经历,邵哲平很满足:“一个月下来,还能挣6块钱的奖金呢!”

  邵哲平说,要做真的水手,才能做上真的船长,从水手到船长,需要脚踏实地,不能靠坐在干净的办公室或是驾驶台里来实现。他从三副升到大副,用了短短5年多时间。1995年,他获得了无限航区船长证书。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