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数学大师谷超豪:数苑尝百味 人生大胸怀

2012-07-13 08:58:12     作者: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谷超豪,数学研究,1980年
[提要] 他从小就觉得数字和符号美得迷人;他因卓越的科研成就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人曾问谷超豪,如果没有那么多社会工作,对他来说是不是会更好,谷超豪的回答是:“我情愿肩负历史的责任。

  他从小就觉得数字和符号美得迷人;他因卓越的科研成就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他悄然远行,如今,天上还飞着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谷超豪的眼睛,始终清澈明亮

1982年在课堂上

  6月24日,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谷超豪先生辞世。这一天,是值得中国科技界铭记的日子,“神九”、“蛟龙”双双奏捷。一生将做事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谷先生,应感欣慰。

  最关心

  数学等基础学科少人问津,一生呼吁“中国需要数学”

  谷超豪先生的弟子、中科院院士洪家兴告诉我,今年2月,复旦大学领导和数学学院院长到医院告诉他,上海数学中心获得批准、正式开始筹建时,由于健康原因已经一年没讲话的他却第一次激动地说起话来,只是无人能听懂。“我理解,他想说的,可能是在他的脑子里数学中心的蓝图,希望我们这些后辈人把这件事做好……”

  2010年2月,刚刚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专门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大力强调基础学科、尤其是数学研究对于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议建立一个以上海为基地、联动周边地区高校与研究所的“南方数学研究中心”,当时成为国内数学界的一个大新闻。

  洪家兴说,近年来,谷先生一直忧虑、感慨于国内优秀生源大多拥挤到金融、管理等热门专业,数学等基础学科少人问津,即使入门的年轻人往往也只把数学系当作“跳板”,每每这时,他总会大声疾呼: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和工具!中国需要数学!“希望更多有才华、有志气的年轻人,投身到数学这一对国家建设极为有用的事业中来!”

  谷超豪建议成立数学中心,初衷就是“把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吸引过来”,让年轻人有机会与大师交流,让创新型人才能够更快成长。这是他根据自己当年受到苏步青、陈建功等大家熏陶的经历,而得出的结论。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