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本站搜索:

当年中考状元今年无缘一本 尖子生"移栽"防风险

2012-07-13 08:28:16     作者:    来源: 武汉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张宇,尖子生,移栽
[提要] 当年以8.3的位置,顶着全区中考状元的光环,走进市内一所人人向往的名校;三年后,带着525分成绩铩羽而归,落榜一本线。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副校长刘建祥认为,高中只有三年,时间紧任务重,快适应,少折腾,是关键。

  当年以8.3的位置,顶着全区中考状元的光环,走进市内一所人人向往的名校;三年后,带着525分成绩铩羽而归,落榜一本线。昨日,已经调整好心态的张宇(化名)坦然地接受了记者采访。

  学校是好学校 但不适合他

  “高中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但不适合我。”张宇说。

  小学到初中,张宇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进入市区学习,父母无法相陪,张宇只有选择住校。适应住校,学会打理自己生活起居,张宇就花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让张宇难适应的是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前从小学到初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取得好成绩。新学校给了学生们很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没有老师指引,这一点张宇用了三年时间都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我每放一次假,就感觉和同学拉开一截差距。后来我才晓得,同学们假期个个都在外培优,只有自己在真正放假。”

  学习掉队 反思三大原因

  张宇没有把责任推给学校,他反思了学习掉队的三大自身原因。

  首先是自制力不够。学校周围吃的、玩的、逛的、看的很多,学习以外的诱惑也很多。学校管理比较自由,身边又没有大人管着,情不自禁就被同学带出去了。

  第二是找不到班级归属感,很压抑。 “班上同学大多是从本校的初中升上来的,成绩最好的也是他们,他们经常在一起。我们这些来自其他城区的学生就像外来户,常常被排斥在班级之外。”张宇说。

  第三点,得到老师的关注很少。老师通常只关注到班上的前十名,对于后面的学生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这让我们这些从小学到初中受惯老师关注的学生,感觉到很大的落差,对我们学习的劲头和信心影响很大。”张宇说。

  “我希望给学弟学妹们一个老掉牙的忠告,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每年都有一批“张宇”

  “像张宇这样令人惋惜的例子,我们区每年都有一二十个。”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副校长刘建祥说。

  据了解,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外流尖子生”的成才情况。他们跟踪的结果是:六七成学生高考不理想。

  以本届高考为例,当年中考前二十名,只有2人留在开发区内,另18人进入市区名校。高考成绩(非完全统计)追踪显示,外流的学生最高分625分,绝大多数的成绩在580-590分左右,最失败的高考成绩不足500分。

  东西湖区数据也显示:当年中考全区前50名,只有10人留在区内;外流尖子中,学校能够跟踪到成绩的25人,最高分理科623分,大多数成绩集中在560-580分左右。而留下来的学生中,理科最高考了648分,文科更是考了633分。

  几个区的统计表明一个普遍现象——尖子生“移栽”成活率不高。

  “尖子生外流,其实还是看好市区名校的升学率,特别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升学率,这无可厚非。但是尖子生在择校时,也应该看到风险,名校并不是保险箱。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与学校之间是否适应。”东西湖吴家山中学校长何建明说。

  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副校长刘建祥认为,高中只有三年,时间紧任务重,快适应,少折腾,是关键。

  “过往的事例一再表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按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学习,更容易成功。”刘建祥说。(记者周锐 陶刚制图)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